沪高校博物馆渐成气候 拥有成规模的博物馆15座
2017-06-08
我国知名高等学府拥有与之相称的博物馆。上海交大的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秘书处发现,经过5年发展,“博联”会员单位从成立之初的70余家增至现在的95家,有些学校还不止一座博物馆,各地新建、在建的高校博物馆每年还有5家左右成为新入盟单位。新老高校博物馆不仅基本免费开放,还有不少看家展项。它们结合学校学科特色,藏品涵盖书画、标本、军事、民俗、人物、船舶等多个门类,可谓“一馆一特色”。
据统计,在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中,来自教育部直属高校49所,其他部委属高校11所,省属高校33所,还有港澳台地区高校2所。其中,不乏超大超美的景区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逸夫博物馆,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集5个博物馆和室外植物园圃于一体的大型博览园。 在上海,成规模的主要高校博物馆现有15座左右,仅次于拥有众多部属高校的北京,入盟单位数量占全国一成以上。其中,较“年轻”的是名人主题博物馆,如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收藏保存着7万余件钱学森珍贵文献、手稿、照片和实物,布置陈列着3000余平方米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主题展览,先后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以及上海市国防教育基地等。 坐落于上海交大闵行校区的李政道图书馆,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于一体。李政道将毕生收藏的科学文献资料和研究手稿赠予此馆,其中包括印有诺贝尔头像的大金章以及大开本的获奖证书原件。除了其个人科学与艺术作品外,还有吴作人、李可染、黄胄、华君武、吴冠中等名师大家的科艺题材作品,主题涵盖同步辐射、高温超导、量子引力等领域。
进入测试
进入投票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附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