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浙江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的好时机
2025-03-25
生物医药产业不仅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各地竞逐未来产业的关键领域。
3月22日,由上海市海聚英才发展促进会、上海市药物研发协同创新中心和浙江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共同主办的“沪浙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人才访谈活动在“浙江在沪院士之家”举办,来自上海各界的相关专业人士,共聚讨论沪浙两地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jpg)
“沪浙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人才访谈活动在上海举办
AI+医疗,是大势所趋
上海以创新药研发、高端医药器械以及国际化布局见长,而浙江更多的是依托医药基地形成“研发+制造”双轮驱动模式。
技术创新是生物医药行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上海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唐忆文说:“浙江的生物医药产业在全国来说,是第一梯队,不过在长三角内部而言,要弱于上海和江苏,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江苏,尤其是苏州,与上海互动频频,承接到了更多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外溢的资源和资金。”
唐忆文认为,数字经济,是浙江在生物医药产业中的一个突破口。
“医疗器械产业中,进口替代的市场还是非常大的,我在浙江企业调研的时候就发现了浙江在植入类的医疗器械产品,做得特别好,未来浙江可以通过融入数字经济,在植入类医疗器械这样的细分领域中深耕。”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行医药健康行业部执行董事杨四分也有相同的看法,他认为未来“AI+医疗”是大势所趋,而现在AI正是浙江的强项之一。
杨四分提到,现在生物医药产业当中,不管是医药类、器械类还是合成生物方向,大家都在一致地加大在AI领域的投入。对于浙江来讲,利用好AI的浪潮做好和医疗的深度融合,未来就能有更多的机会。
.jpg)
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上,火炬手徐佳玲借助智能仿生手握住火炬(资料图片)。潮新闻记者 李震宇 摄
政策的创新,可以改变一个地区
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研究会副会长高惠君说:“怎样抓住医疗器械,尤其是高端医疗器械的机会,是浙江在生物医药产业中,突破的关键。”
“其实长三角的生物医药产业联动还是很密切的,包括去年上海制定国内第一个省级层面的药品医疗器械管理条例,浙江就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但是到具体的产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环节中,好像就有些‘隔阂’。”
高惠君提到了一点,江苏很多的生物医药企业,都会跑到上海来设厂,这样企业就可以掌握沪苏两地最新的政策消息,也能承接到更多的国际资源。
未来,浙江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做好与上海在生物医药产业上的协同发展。
“目前,还是有很多国际性的生物医药企业会到上海来布局,但可能落地在上海的,还是一个‘经济总部’,研发、生产这些环节都会落地到上海周边的地区,浙江的企业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与上海做好衔接,对接上更好的国际性大企业。
斯丹姆医药几年之前便已经在浙江有所布局。作为企业的负责人之一,斯丹姆医药高级副总裁兼全球首席商务官宇文镐对于浙江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也有很多感触。“长三角的营商环境都非常好,尤其是浙江,在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上来说,我体验感受下来,是最好的。”
放眼未来,宇文镐说:“政策的创新,可以改变一个地区。”
宇文镐提到了海南乐城的案例。2024年11月,海南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生物医学新技术促进规定》,海南自由贸易港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享有“特许医疗、特许研究、特许经营、特许国际医疗交流”等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
宇文镐和高惠君都提到了,乐城先行先试的政策,突破了目前国内药物审核制度的一个红线。对于生物医药产业来说,先行先试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度的政策。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吸引大批企业前来落地建厂,也能搜集到更多的数据,促进新药的研发。这个政策,对于其他省份,也很有借鉴意义。
宇文镐说:“浙江政府对企业的服务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但是目前的服务,还是基于行政方面,但是对于生物医药产业来说,政府除了做好监管之外,还需要更多技术指导等方面的服务,比如如何去和企业建立沟通,如何帮助初创企业去做好技术指导,这些也是未来可以多多关注的地方。”
现在是浙江“做大做强”的好时机
业内人士认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有一个趋向性,其中有三个条件,一个是人口多,一个是经济体量大,还有一个是政策要成熟,这些条件都说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真正的春天,刚刚到来。
上海市药物研发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邵黎明说:“浙江整个生物医药产业的分布中,原料药企业占了很大一部分,还有很多创新性的初创企业,这是浙江在这一产业中的发展特色。”
不过对于浙江很多的原料药企业来说,现在的大环境会让出口面临很大的压力与挑战,这就需要企业们做好转型升级的准备,比如从原料药转向制剂,或者更多往创新研发的方面走。
在这种关键时期,政府与企业的沟通渠道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惠君说,医药行业协会等社团组织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主题沙龙,作为政策解读、技术指导、联络沟通的平台,有效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纽带作用。
邵黎明提到,虽然很多观点都认为,整个生物医药目前还面临着资本寒冬,但从产业的发展角度来讲,他认为,这实际上是一个干事的大好时机。“所谓干事的大好时机,就是我们得做大做强。”
“不管是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或者是指导帮助,我认为浙江应该集中精力打造两、三家龙头企业,去参与到全球的竞争当中,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去做的事情。”(转自:潮新闻)
进入测试
进入投票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附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