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每周要讯2024(12)
2024-04-07
长三角每周要讯
2024年第12期 总348期
浙江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 2024年4月7日
目 录
科创聚焦
上海发布10个细分赛道投资机遇清单
上海将从四方面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经济热点
上海部署三个方面加快推进“五个中心”建设
上海强调要从三个方面做好二季度工作
上海明确强化“四个协同”共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产业动向
上海明确2024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16方面重点工作安排
安徽明确从四方面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政策举措
上海明确节假日大工业用电实行深谷电价,非居民用户超定额用水免收加价费
上海发布 2024“投资上海”政策包,涵盖四方面
江苏推出10项举措提升“大件运输”服务质效
经验交流
上海将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深化包容审慎监管
上海重点围绕“三个提升”发力吸引外资
江苏明确六方面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域外动态
山东发布全国首个规范工程建设项目与建筑市场数据地方标准
广东七措施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
广东实施六大专项行动,打造纺织服装新质生产力
深圳发布市级首个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方案
深圳探索推行清洁生产整体审核,线路板行业23家企业率先试点
科创聚焦
上海发布10个细分赛道投资机遇清单
3月29日举行的2024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上海发布了宽禁带半导体、人形机器人等10个细分赛道投资机遇清单。
一是大模型。上海集聚了全国最多的智能芯片创新企业,已相继发布近百个基础大模型和行业垂类大模型,拥有大规模智算集群、大模型测试验证中心和40余家投融资机构,可全力支撑大模型训练、测评和投融资。
二是人形机器人。上海傅利叶、智元机器人等多家企业已发布人形机器人。以“应用牵引、场景驱动”为导向,上海正持续推进机器人本体、具身智能大模型等技术攻关,电驱动关节、灵巧手等关键零部件正加速突破,有望在三年内实现1000台规模化应用示范。
三是元宇宙。上海是国内一流的元宇宙产业创新高地,已开放100个以上市级重大应用场景,已建设5家以上行业公共服务平台,以徐汇“元创未来”、浦东“张江数链”两个元宇宙产业创新园为核心载体,正引育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布局。
四是宽禁带半导体。作为全球第三代、第四代宽禁带半导体产业高地,上海围绕SiC(碳化硅)、GaN(氮化镓)等领域,形成了从衬底材料、器件设计到工艺制造、模组应用的产业链集聚发展格局。以临港新片区为主阵地,上海正打造宽禁带半导体产业基地,并将在首轮流片、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应用、车规级认证、投融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五是生物制造。上海聚焦生物基催化剂开发、单体制备、材料聚合、产品应用等环节,以浦东“一核”、宝山和金山“两翼”为重心,重点支持相关企业技术攻关和高能级生物铸造厂建设,重大项目最高支持1亿元。
六是大飞机。C919大飞机的批量化生产,推动着上海向世界级民用航空产业集群迈进。聚焦大飞机的结构大部段和复合材料、机载系统、发动机、制造装备等重点环节,上海力争到2026年新增700亿元以上投资,吸引集聚约150家供应商,产业规模达800亿元。
七是大型邮轮。去年,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实现商业运营,助力上海成为亚太邮轮经济中心。上海积极发展“枢纽港+总部港+制造港”模式,力争形成400亿元以上的邮轮产业规模。
八是商业航天。作为国家民用航天基地,上海一直肩负着国家重大航天战略使命,正承担千帆星座和智慧天网星座项目,并加快形成从火箭、卫星、地面站到终端的产业链,到2025年力争实现2000亿元的空间信息产业规模。
九是新材料。上海重点聚焦纤维、膜、电子化学品、超导、复合材料、特种合金等细分领域,力争到2027年推动新材料产值跃上3500亿元台阶。
十是氢能。上海是氢能产业发展和应用示范最为前沿和集聚的城市,正加快构建制氢、储氢、运氢、用氢的全产业链体系,推动氢能在交通、工业、能源领域应用场景的加速落地。
上海将从四方面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上海市市长龚正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28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该市将着力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努力打造成为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引擎。
一是建强创新主体。上海集聚了超过80家“国字头”的高端科研平台,还有一大批新型研发机构,超过2.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要大力支持这些创新主体加快发展,建好用好在沪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完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创新体系,培育更多原创力强的科技领军企业,加快打造体系化战略科技力量。
二是强化创新突破。瞄准健康、智能、能源、材料等前沿新兴领域和重大方向,主动布局重大科技项目。该市正在推进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以“选人而非选项目”的方式,长周期稳定资助优秀科学家,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
三是促进成果转化。重点是要解决好平台、资金、载体、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该市拟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加强各类政府引导基金统筹联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长期。同时,打造一批高质量孵化器,为科创企业成长提供全周期的优质服务。
四是构建开放创新网络。建好用好浦江创新论坛、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等国际化平台,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快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经济热点
上海部署三个方面加快推进“五个中心”建设
4月3日,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在上海市加快推进“五个中心”建设部署会上强调,坚持质量导向,深化改革开放,把握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机遇,奋力交出“五个中心”建设的新答卷。
一是要把抓质量、强功能摆在突出位置。要加快提升国际竞争力,始终在开放中加强国际对标,拓展国际视野与思维,扩大境外主体参与,吸引高技术高质量外资,加强境内外市场连通,加快提升自身国际化能力水平。要抓好功能性平台载体,聚焦重点行业产业和细分赛道优化完善空间功能、切实增强集聚效应,推动商务楼宇和产业园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为长三角企业走出去共建“一带一路”提供综合性的专业服务,更好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二是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主要路径。紧密结合落实中央支持上海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参与国际合作发展。聚焦裉节难题抓攻坚突破,率先形成富有开创性的探索和实践。在技术迭代中保持战略敏捷性,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在多种技术路线和多种模式选择中找准正确赛道,做到前瞻布局、重点覆盖、动态调整。正确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资源,协调各方力量,不断解决体制机制难题。
三是要善于抢占先机,加快工业、金融、贸易、航运等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抓好工业服务业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在垂直细分领域的技术迭代。以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为牵引,加快先进绿色技术应用,加强以成本为核心的技术路线比选,发挥新型能源体系的战略支撑作用。积极参与国际相关行业规则、治理规范、评估体系构建,在跨境贸易投资和供应链管理等领域,推动电子票据管理、数字身份认证等与国际对接,探索绿色低碳的效益核算、认证评价、信息披露等基础性制度。注重生态营造,更好释放创新活力,保持对企业和人才的黏性,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培育数据服务商、绿色技术供应商、智能系统方案解决商,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转型服务平台。
上海强调要从三个方面做好二季度工作
4月1日,上海市委举行季度工作会议,会议强调从三个方面做好二季度工作。
一是要深化对复杂条件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调度的科学化水平。坚持长短结合,既要把握长期增长的趋势和规律,又要抓住影响短期经济运行的变量和因素,保持战略定力、锚定长期任务,做到见微知著,善于相机决策,因地因情施策。从供给、需求两端发力,洞察生产函数要素投入的变化趋势和组合方式,把握需求函数主要变量的边际变化,有针对性地编制监测指标,为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各项工作提供基础支撑,及时跟踪抢抓各行业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现象级突变和窗口期机遇。
二是要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在深耕细分赛道、营造产业生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上下更大功夫。要坚持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把准产业定位,做到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要抓住链主企业,把掌握底层技术的创新企业更好链接起来,做强公共平台、提升服务功能,增强创新要素的集聚密度和强度,推动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要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抓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等落实落地,大力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国资国企在全市稳增长促转型中挑重担、多贡献。
三是要强化服务意识,结合落实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加强与企业的战略对接,及时回应企业需求,从中发现改革开放的突破点、政策创新的着力点,提高对企业和人才的黏性、根植性。要形成落实闭环,强化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把“中梗阻”打通,把“最后一公里”走通。
此外,要切实守牢底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电动自行车、仓储、燃气等重点领域打好风险隐患整治攻坚战,全力维护城市安全。
上海明确强化“四个协同”共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28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重点强化“四个协同”,加强与苏浙皖三省共拉长板、相互赋能,共同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篇大文章。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协同。推动长三角区域国家实验室互设基地、协同发展,深化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体系布局,加强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支持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
二是强化产业创新协同。完善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机制,聚焦重点战略领域加快跨区域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共同打造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
三是强化对外开放协同。加强自贸试验区经验互学互鉴,推动建立长三角区域性“一带一路”综合服务平台,强化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功能引领,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更好服务长三角优势产能、优质装备、适用技术和标准“走出去”。
四是强化体制机制协同。编制实施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编制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逐步推动公共服务制度衔接、政策协同、标准趋同,持续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创新和复制推广,深入探索毗邻区域跨界合作新模式。
产业动向
上海明确2024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16方面重点工作安排
上海市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印发《上海市2024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明确16个方面重点工作安排。
一是有效衔接“十四五”规划目标,全市考核口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二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综合管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数智平台功能全面上线,建立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碳排放双控目标考核制度。三是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年内新购市外非化石能源电力40亿千瓦时,力争新增光伏装机60万千瓦以上,加快金山一期等近海风电建设。四是持续推动节能降碳增效,“百”“千”家工业重点用能单位年度能耗总量原则上削减1%以上,“百”“千”家交通重点用能单位年度能耗强度原则上削减1%以上。五是深入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推进年综合能耗2000吨标准煤以上用能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推进100家重点用能单位完成能源审计。六是推进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落实超低能耗建筑不少于200万平方米,落实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15%以上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不少于100万平方米。七是推动交通领域绿色低碳,推进绿色智慧航运中心建设,推动可持续燃料在航空、船舶领域使用。八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组织申报并发布一批本市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发展名单。九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开展低碳前沿颠覆性技术探索,培育一批节能低碳和新能源研究机构。十是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十一是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全民参与,继续举办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和成果博览会。十二是推进绿色低碳区域行动,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碳中和示范区建设。十三、强化主要污染物减排,实行建设项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替代,试点开展市重大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查评估工作。十四是实施污染减排重点工程,在石化行业重点企业开展无/低泄漏设备组件应用试点、VOCs泄露智能化在线监测试点,推动锅炉和炉窑稳定排放达标。十五是健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启动一批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领域地方标准新制订项目。修订完善差别电价机制,探索将办公建筑纳入执行和范围。十六是强化责任落实和监督执法,建立完善月度调度、季度预警、年度考核的监测预警机制。
安徽明确从四方面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4月3日,安徽省委书记韩俊在省委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从四方面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金融支撑。
一要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要聚焦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推出更多金融产品,持续做好纾困惠企工作,切实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重大国家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全方位服务好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全力支持科技平台建设,全力支持技术创新,全力支持科创企业发展,深入实施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全力抓好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用好碳减排支持、煤炭清洁利用专项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在绿色保险、债券、基金等领域开发更多产品,更好服务生态强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有效降低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门槛和成本,大力推广肉牛贷、农业设施抵押贷等金融产品,做深做实党建引领信用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探索长期护理险等新险种,加快构建养老储蓄、理财、信托协同发展的金融体系,支持养老产业发展;要强化数智赋能,高质量建设安徽“金融大脑”,提高数字化、穿透式监管水平,做强供应链金融平台。二要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深入实施企业上市“迎客松行动”计划和“科创100”上市专项行动。加快“基金丛林”建设。三要推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大金融支持企业出海力度,拓展国际金融业务,有效解决跨境经营融资需求。四要完善金融监管。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加强飞行检查,做到风险早识别、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政策举措
上海明确节假日大工业用电实行深谷电价,非居民用户超定额用水免收加价费
日前,上海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大工业用电实行深谷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将该市执行大工业用电价格的用户在春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法定节假日期间0:00-6:00及22:00-24:00时段用电价格调整为深谷电价。深谷电价在平段电价基础上下浮80%。
同时,上海市发改委还发布了《关于我市非居民用户2024年度超定额累进加价水费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该市城镇公共供水管网供水的非居民用户自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的超定额用水,除正常缴纳水费外,免收超定额累进加价水费。
上海发布 2024“投资上海”政策包,涵盖四方面
在3月29日举行的2024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委金融办、市规划资源局、市国资委联合发布2024“投资上海”政策包,涵盖四方面:一是聚焦产业基金,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市国资委推动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的产业投资母基金,以发挥“投早投小”、产业投资、并购整合、补链强链功能;二是聚焦金融信贷,市委金融办联合工商银行等10家银行,对重点产业链及细分赛道招商引资投融资授信2万亿元;三是聚焦工业降本增效,上海通过多项举措,预计未来两年可为工业企业降低1000亿元运营成本。这些举措包括:研究对大工业用户试行重大节日深谷电价、取消对化工园区等大工业企业执行天然气上浮5%的定价、引导大型国有工业园区制定结构性减租政策、明确战略预留区内规上工业企业“零增地技改”项目的审核时限等;四是聚焦空间载体,今年上海支持新增建设1000万平方米“智造空间”。
江苏推出10项举措提升“大件运输”服务质效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全省大件运输服务质量的通知》,力争到2025年全省大件运输通道通行能力不断增强、跨江运输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许可数字化水平、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稳步提高,江苏大件运输服务管理水平进入全国领先地位。
《通知》提出10项具体举措:一是增加大件运输高速主通道。细化分析江苏产业集群分布,结合江苏省大件运输通行历史数据,在“两纵四横”主通道基础上,增加G2京沪高速、G42宁沪高速江苏段等7条主通道。二是改造高速收费站超宽车道,提高收费站通行能力。到2025年末,改造不少于20条宽度5米以上的超宽车道,实现江苏13个设区市每市最少一条5米以上高速公路收费站超宽车道,南京、无锡、徐州、苏州、常州、南通、盐城7个超宽大件运输需求量较大的市,不少于2条。三是提升大件跨江通行服务。根据大桥实际运营断面流量、桥梁服役时长和技术状况等情况,将部分过江通道大件运输车货总重由不超过100吨,提高至120吨以内。四是深化“二重三化”服务。持续为江苏大件源头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提供“定制化、专业化、系统化”服务,将属地范围内有大件运输需求的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全部列入“二重三化”服务范围。五是深入推广“信用+承诺+批量”审批服务。对江苏区域内信誉较好的大件运输源头生产企业大力推行大件运输许可信用承诺制,给予容缺受理、优先勘验、优先审批、批量办理等便利支持。六是全面推行勘验提速服务。推行Ⅰ类大件免勘验,对车货总重90吨以上的Ⅱ类大件实施重点抽查勘验,对Ⅲ类大件100%勘验,现场勘验工作在货物装车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七是开展许可数字化提升工作。2024年10月前完成许可系统升级改造和联调联试,新增智能填报、智能评价、智能核查、智能检测、智能分析比对等功能。八是实施超大件执法护送服务。对存在较大安全风险、运输护送难度大的超大件,或涉及重大应急救援等大件运输,承运人无法单独采取护送措施的,经申请可以由沿线交通综合执法机构提供护送服务。九是建立服务阵地。全省大件运输许可服务公众号“苏大件”已上线。组织开发大件运输许可“掌上办”。十是组织开展大件运输相关人员培训,使相关业务人员熟练掌握大件运输许可、通行管理规范,提高业务人员思想认识和工作技能。
经验交流
上海将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深化包容审慎监管
3月29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将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深化包容审慎监管。
一是动态调整清单,深化免罚减罚制度。今年,在落实免罚、减罚清单的基础上,将做好实施情况评估,回应经营主体关切。出台免罚清单5.0,在广告、电商、登记、价格等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领域进一步拓展免罚事项;出台减罚清单2.0,通过提炼细化减轻行政处罚裁量因素的具体表现形式,进一步规范减轻处罚工作。同时,同步升级配套行政处罚系统,为免罚减罚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坚持“无事不扰”,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去年,在食品生产、产品质量等6个领域实行“通用+专业”分级分类监管模式,有效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今年,将整合双随机抽查事项与任务,尽可能合并对同一企业的双随机抽查。原则上一年内对同一企业的双随机抽查次数不超过两次,对信用好、风险低的企业不主动抽查一般事项。2024年全市涉企双随机抽查比例压减到3%。
三是注重合规指引,强化行政指导。继续聚焦相关重点领域,制定出台覆盖面更广的合规指引。比如,研究制定食品生产企业食品过敏原风险管控指南,指导食品生产企业做好过敏原防控;针对电商平台以笔记分享形式变相发布商业广告行为,制定规范互联网“种草”行为指引等。除了制定不同领域的合规指引之外,还将进一步加强相关和政策的宣贯,指导企业提升合规意识和能力。
上海重点围绕“三个提升”发力吸引外资
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28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吸引外资方面,上海重点围绕“三个提升”发力。
一是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落实国家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施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拥抱全球企业和人才。
二是着力提升投资促进力度。坚持发挥外商投资全球伙伴等作用,举行“投资上海·共享未来”海外行系列活动,支持外资企业更多投向绿色发展、数字化转型、科技创新等领域。
三是着力提升服务企业能力。健全外资项目专班和专员服务机制,完善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办好外资企业政企圆桌会议,以更加精准优质的服务增强外资企业获得感。
江苏明确六方面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4月3日,江苏省省长许昆林在省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强调,要从六方面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该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要构建绿色低碳产业格局,积极引导符合绿色低碳发展方向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动“智改数转网联”,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产业体系。二是要促进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大力发展太阳能、海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氢能、核能等清洁能源。三是要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既有居住建筑绿色化改造和改善型住房建设,完善公共建筑用能管理,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四是要加快交通运输领域低碳发展,积极打造绿色公路、铁路、航道、港口和空港,全面推进“水运江苏”建设,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多元立体的交通运输方式。五是要积极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强碳交易市场管理,积极投身全国绿色技术市场建设和交易。六是要多措并举强化绿色低碳发展的保障措施,自觉提升能力本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完善治理体系,努力形成全省一盘棋、齐心抓落实的局面。
域外动态
山东发布全国首个规范工程建设项目与建筑市场数据地方标准
近日,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工程建设项目与建筑市场平台标准》,将于今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该标准系全国首部系统性规范省级工程建设项目与建筑市场数据的地方标准。《标准》分为平台基本功能要求、基础数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数据和建筑市场监督数据四个部分,创新性建立了工程建设项目统一赋码编码体系,以山东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与建筑市场精准化监管为核心,对各级信息平台的功能和工程项目审批、建筑市场监督等数据项名称、类型、格式、值域、约束等进行系统规范,支撑项目从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各阶段,到勘察设计、工程招投标、消防、质量安全等各环节,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保障了“一数一源一标准”,推动业务数据的串联共享,助推住建监管服务“一张图”。
广东七措施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
4月1日,广东省省长王伟中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
会议强调,一是要紧贴市场需求、形成政策合力,密切跟进落实国家系列支持政策,按照“快、细、准、实、效”的要求,抓紧制定出台各地区各领域的政策,形成“1+N”政策体系,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打好政策组合拳。
二是要坚持扶优汰劣、分类分步推进,以工业、能源、建筑、市政、交通、农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为重点,大力推动生产设备、用能设备、发输配电设备等更新和技术改造,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特别是要围绕制造业当家和新型工业化,推进超期服役设备、存在安全隐患设备、能耗和排放水平过高设备的更新换代,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推动电梯、安防、燃气管道等设备更新,实现促进产业升级、推动节能降耗、减少安全隐患等多重目标。
三是要深入推进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鼓励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传统消费品换新,支持智能家居等消费增长点,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地进入居民家庭。
四是要抢抓机遇发展循环经济,开展全链条废弃物回收利用,一体规划回收网络和拆解场所布局,加强再生资源利用技术攻关,加快“换新+回收”“互联网+循环利用”等模式创新,做大做强二手交易平台企业,大力培育规模化回收利用企业,促进再制造产业健康规范发展。
五是要加强标准引领,统筹考虑企业承受能力、消费者接受程度,以安全、能耗、排放、质量等为重点,加快推进标准制订或修订,加大标准执法力度,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六是要精心组织实施,加大财税、金融、投资、要素保障等政策支持力度,逐市逐领域细化明确2024年重点工作,高效协同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七是要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新媒体等平台及时做好政策发布解读,借助重大展会、电商平台等渠道强化广货宣传和品牌营销,更好调动企业和消费者积极性。
广东实施六大专项行动,打造纺织服装新质生产力
日前,广东发布的《关于2024年开展“穿粤时尚潮服荟”打造纺织服装新质生产力行动方案》,到2024年底,全省纺织和服装产业营收达到5000亿元,建成15家以上产业链协同的服装产业集聚区,培育8家以上国家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园区,培育发展100家以上优势特色纺织服装品牌,展示推广500件以上设计创新特色服装精品。
方案明确着力推进六大专项行动。一是新活力新经济促进产业焕新颜专项行动。打造广州、深圳纺织服装总部经济和创意设计的“两极”,推进汕头潮州揭阳、深圳东莞惠州、广州佛山中山服装产业“三区”做大做强。培育优质企业,加快培育形成“链主”企业引领、单项冠军攻坚、“专精特新”企业筑基的世界一流企业群,争取到2024年底,规模以上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超4500家,10亿元以上企业超30家,1000亿元以上企业1家。
二是新制造新工艺驱动产业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探索推进纺织服装细分领域整体改造提升的路径,形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纺织服装产业的总体解决方案。加快智能化改造,推进纺织服装行业大规模开展设备更新,培育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探索组建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推进中心,探索建设“综合性+特色型+专业性”平台赋能体系。
三是新技术新材料引领产业更新换代专项行动。鼓励纺织服装企业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支持建设一批以创意设计为核心的纺织服装设计研发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支持建立品牌专业化服务平台,推进产品设计、文化创意、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融合发展。
四是新模式新业态构建产业发展新路径专项行动。广泛宣传推广共享工厂、定制文化、智能时尚体验、柔性智能供应链、产业互联、众包设计、跨境电商等新模式、新业态。开展产业链供应链“百链韧性提升”专项行动,建立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企业定点联系机制。引导纺织服装企业积极应用直播电商、跨境电商、官网直营、社交电商、内容电商、搜索引擎、流量推广、目标人群画像、线上线下互动等新模式新业态,实现销量跃增倍升。
五是新消费新场景打造产业新优势专项行动。举办“穿粤时尚潮服荟”系列活动。推动发展纺织工业旅游精品路线,支持有关地市举办纺织服装主题节庆活动。加强与原材料产地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对接交流合作,推动跨区域产业链合作。建立全球化生产体系、研发基地、营销网络和跨国供应链体系,加强RCEP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协作与配套。
六是新服务新环境营造产业新竞争力专项行动。每月跟踪纺织服装产业运行发展情况,结合运行情况开展重点专题调研。建立行业发展资源库,为做好行业交流和发展提供智力资源支撑。着眼稳链延链补链强链控链,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路线图和产业链招商目标企业库。靠前服务,加大行业共性困难问题和项目落地困难问题解决力度。建立完善与行业协会、各细分领域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及时跟踪行业发展困难问题,进一步优化完善行业支持政策、措施。
深圳发布市级首个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方案
近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联合该市发改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深圳市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方案》,到2026年,全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将率先推行碳中和。
《方案》明确深圳市大型活动碳中和基本原则,确定了大型活动碳中和工作机制的主要目标、实施范围、碳中和实施要求以及保障措施,构建了“2+N+3”的大型活动碳中和工作体系。
“2”是制定了分阶段的大型活动碳中和工作机制建设目标。《方案》明确,到2024年,深圳初步建立大型活动碳中和工作机制,制定实施指南和排放核算标准,打造示范案例。到2026年,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将率先推行碳中和,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大型活动的碳中和参与度和能力将显著提升,形成全面、有序的长效机制。
“N”是明确了大型活动碳中和工作的实施范围。《方案》所指大型活动,是指深圳市管辖区域内(含深汕特别合作区)参加人数在1000人及以上的较大规模聚集行动,包括演出、赛事、会议、论坛、展览、宣传等,中小型活动也可参照《方案》执行。《方案》强调,以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组织的大型活动为重点,优先委托符合要求的技术机构开展评价工作,确认实现碳中和。
“3”是《方案》提出了三级工作文件体系,涵盖顶层设计、执行指南和细节把控三个方面。《方案》明确,大型活动组织者根据有关要求,分别在大型活动的筹备阶段、举办阶段和收尾阶段开展不同的碳中和实施行动,并按照深圳地方标准对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核算。
深圳探索推行清洁生产整体审核,线路板行业23家企业率先试点
近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线路板行业清洁生产整体审核创新试点启动会,以宝安区线路板行业的23家企业为第一批试点对象,开展清洁生产整体审核创新试点工作。
一是本次试点工作将以2024至2026年为试点周期,依据“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边完善”的原则,探索因况制宜、特色鲜明、系统集成的行业清洁生产整体审核模式,形成并实施具有行业特色的清洁生产方案,以解决行业共性问题,推动行业整体转型和绿色发展。
二是本次试点工作将对线路板行业生产工艺全过程进行诊断,形成并实施具有行业特色的清洁生产方案,解决行业共性制约问题,构建“头雁领航、强雁带动、群雁齐飞”的行业格局,整体提升行业清洁生产及污染防治水平。
三是本次试点将探索建立一套高效能的“整体评价+快速审核+简易验收”推行模式,快速有效扩大清洁生产覆盖的范围。以往的清洁生产审核以企业个体为对象,企业需要按照7个环节35个步骤实施审核,存在“人力财力重复投入、审核过程简单机械”的问题。而本次整体审核试点最大的创新点在于“整体性”,能够基于特定的条件,将企业统一组织起来,集中连片审核,推动区域、行业、园区等整体转型和绿色发展。
进入测试
进入投票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附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