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要讯

长三角要讯

> 长三角要讯 > 长三角每周要讯2024(6)

长三角每周要讯2024(6) 2024-02-18

长三角每周要讯

2024年第6期   总342期

 

浙江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           2024218

  

经济热点

上海明确从四方面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深化“一网通办”改革

江苏将从“广”“深”“高”三个方向推动新型工业化“智改数转网联”三大行动

江苏省九部门联手服务就业送“春风”,计划筹集100多万个岗位稳就业保用工促发展

产业动向

上海第二批元宇宙重大应用场景张榜

上海临港上线集卡预约平台提升物流效率和政府监管能力

江苏创先争优打造民政高质量发展“6苏”品牌

江苏将从三方面入手继续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筑峰”

政策举措

上海8方面117项措施落实推进上海自贸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上海将从三方面高水平建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

经验交流

上海成立城市更新开拓者联盟

江苏推出“幸福民政365工程”

域外动态

山东多措施加快推动全省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

山东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支持工业企业和工业产品出海拓市场

深圳出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实施方案

重庆再出14条金融措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经济热点

上海明确从四方面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深化“一网通办”改革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月1日发布《上海市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深化“一网通办”改革行动方案(2024—2026年)》,2024年,推进占年度总办件量75%的高频事项“首办成功率”总体达到90%,实际办件网办率总体达到85%。推进惠企利民政策和服务“免申即享”,实现“政策体检”全覆盖。“小申”智能客服解决率达到60%。2025年,推进占年度总办件量80%的高频事项“首办成功率”总体达到90%。“一业一证”行业达到40个。“随申办”移动端接入服务事项超过2000项。企业和个人专属空间实现重点人群、职业、行业个性化服务全覆盖。“小申”智能客服解决率达到80%,智能服务中枢算法仓库集中纳管高频算法模型超100个,“数源目录”超200个。2026年,基本实现政务服务全方位、全流程、全要素数字化运营、精准化管理,与数字政府运行新形态相适应的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行动方案》明确四方面工作任务。一是推进政务服务“智慧精准”。推行少填少交智能审,全面深化“两个免于提交”,推行人工智能双向赋能政务服务需求侧和供给侧。构建全市统一的知识图谱,为智能审查、智能问答、生成式设计提供数据基础。完善“免申即享”制度保障,建立政策资金联动和多部门政策联审机制。深化集成服务改革,推动“一件事”“一业一证”扩容增效,进一步拓展“一件事”事项范围。打造企业和个人专属空间,丰富拓展“一人(企)一档”“亮数”等场景应用。优化规范审批服务,对行政许可清单内的事项逐项制定实施规范。全面拓展服务范围,围绕个人全生命周期场景和企业全经营周期场景,将“一网通办”服务理念和创新模式向公共服务、便民服务拓展。夯实线上线下智能帮办体系,拓展“线上专业人工帮办”服务范围,实现“1分钟内首次响应,90%解决率”。

二是推进政务服务“公平可及”。打造“千人(企)千面”服务门户,提供用户门户智能定制、个性化订阅、政策智能关联等服务。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探索应用“远程虚拟窗口”模式。重点聚焦营商环境和民生领域,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条块系统高效互通。持续升级迭代“随申办”企业端和市民端。推进以“随申码”为载体的城市服务管理数字场景应用,形成“一人一码、一企一码、一物一码”的全方位服务和治理体系。迭代升级政务地图应用,持续接入各类公共要素数据、专题时空数据、社会化地图数据。持续升级“一网通办”长者专版,优化“一网通办”涉外服务水平。拓展长三角“远程虚拟窗口”“免申即享”“一件事”等应用场景,推动数据跨域流动和深度应用。

三是构建智能集约的平台支撑体系。打通各市级条线业务系统与各区综合窗口系统。夯实数字底座,探索运用大模型技术赋能政务服务。深化“区块链+数据治理”,推动公共数据应归尽归、全量上链。依托区块链技术,推动公共数据通过应用场景授权共享比例达到80%以上。深化长三角区域数据共享,赋能跨域办应用场景。推进“一网通办”办事服务产生的电子档案依法及时向相关综合档案馆移交。

四是建成科学精准的效能评价体系。严格落实“好差评”评价和“办不成事”反映问题“以评促改”闭环管理机制。搭建数字化运营平台,实现全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运营体征实时查看、动态感知。科学设定与数字政府建设相匹配的评估体系,对部门和窗口服务等进行无感智能评估。加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品牌运营,实现全域政务服务品牌形象统一、管理规范统一、服务标准统一。

江苏将从“广”“深”“高”三个方向推动新型工业化“智改数转网联”三大行动

2月4日,从江苏省政府举办的“建设制造强省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省将从“广”“深”“高”三个方向进一步推动新型工业化“智改数转网联”。

一是更广范围推广数字化转型,组织开展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等国家标准的宣贯,分行业、分场景梳理和编制关键环节的智能装备、工业软件和基础设施等改造投入清单,支持各市集中采购或补贴推广一批优质通用、小快轻准的工业软件。

二是更深程度推动智能化改造,编制全省“智改数转网联”示范企业建设工作指引,基于规上工业企业评估诊断数据,构建全省一体化的示范企业梯度培育和智能化改造推进体系,引导和支持广大企业分类、分层、分步实施智能化改造。

三是更高水平推进网络化联接,制定新型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意见,培育和创建一批国家和省企业级、行业级、区域级和“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企业的“网联”提供更多、更优的可“联”平台,切实以“网联”放大“智改数转”效应。

江苏省九部门联手服务就业送“春风”,计划筹集100多万个岗位稳就业保用工促发展

江苏省人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等9部门近日联合下发通知,春节前到4月8日,各地持续开展主题为“春风送岗促就业,精准服务助发展”的春风行动,密集举办3000多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计划筹集100多万个就业岗位,稳就业、保用工、促发展。

 

今年春风行动的服务对象为: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者,特别是脱贫人口(含防止返贫监测对象)、长江禁捕退捕渔民、农村高校毕业生以及地震、洪涝、冰冻等受灾群众;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单位,特别是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重要民生商品保供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以及其他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劳动者。

一是综合运用“面对面”走访、线上问卷调查、大数据分析等方式,了解需求、掌握劳动力市场新趋势。安排人社服务专员“一对一”联系重点企业,促进企业间用工余缺调剂,帮助解决用工难题。精准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惠企政策,及时为符合条件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临时价格补贴等待遇。加强农村高校毕业生等青年职业指导,用好返乡创业园、乡村“青创空间”等载体。做好大龄农民工就业帮扶,精准推送一批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和技能培训机会。

二是充分利用“就在江苏”智慧就业服务平台、“苏心聘”微信支付宝小程序等线上载体和劳动力市场、零工市场等各类线下人力资源市场,分行业、分领域、高频次推出“大而全”“专而精”“小而美”招聘活动。活动期间,每个县(市、区)每周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不少于3场次。

三是开发一批城乡公益性岗位,对难以实现就业的困难人员托底安置。精选一批“投资小、风险低”的创业项目,挖掘一批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等空余场地资源,梳理一套本地政策、服务、金融等“全链条”支持举措,向有创业意愿的青年群体、返乡农民工等精准推送、高效兑付。

四是依托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区域劳务协作联盟以及省内南北劳务合作等机制,组织重点企业和人力资源骨干企业赴外省开展劳务对接活动,开展联合招聘、驻点招聘、组团招工,进行劳务品牌专项对接。对有集中返岗需要且具备条件的劳动者,提供“点对点”包车、专列(包车厢)、包机等出行服务。

产业动向

上海第二批元宇宙重大应用场景张榜

根据《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文化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教委联合启动了上海市第二批元宇宙重大应用场景需求“揭榜挂帅”征集,近期择优形成了上海市第二批元宇宙重大应用场景需求列表并张榜公示。

此批重大应用场景共40个,主要围绕工业、文旅、医疗、教育四赛道。其中,工业赛道,有上海海尔洗涤电器有限公司的“家电行业数实融合元宇宙未来工厂”、宝武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化工领域低碳安全元宇宙工厂平台”、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的“汽车制造产线元宇宙能力平台”、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港口大型成套装备智能制造元宇宙基础平台”等。文旅赛道,有中共一大纪念馆-周公馆的“思南路上的枪声”系列主题沉浸式VR党课建设、上海久事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的“一江一河”文旅元宇宙建设、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的漕河泾印象城“元创未来”等。医疗赛道,有上海市同济医院“脊柱脊髓疾病远程虚拟现实诊疗”、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元宇宙+数字针灸铜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600号心理健康管理元空间”等。其中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提出利用虚拟仿真等元宇宙技术,打造集负性情绪风险识别、心理干预、院外随访与健康宣教于一体的健康管理元空间。教育赛道,有复旦大学的“元宇宙医学教育”、上海市浦东新区福山外国语小学的“元宇宙校园”、上海开放大学的“开放学习元宇宙”等。

上海相关部门将强化政策支持,对符合条件的、揭榜后投入实际建设的项目,优先在上海市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中给予支持,并优先推荐纳入《上海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

上海临港上线集卡预约平台提升物流效率和政府监管能力

日前,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集卡预约平台上线试运行。该平台是临港新片区公安交通一体化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打造临港新片区集卡预约出行统一门户以及临港新片区集卡运输“一张网”,为集卡司机提供更好的运输预约、停车预约服务,为物流企业提供更好的运输计划管理、车辆管理服务,也为政府监管预警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撑服务。一方面,平台整合了市交通委、临港公安、交警等执法监管部门以及物流仓储行业、集卡车辆北斗定位等数据资源,借助信息化手段对进出新片区的集卡出行驻停情况进行全过程动态监管、实时监管、多维分析及总体评价,形成临港新片区集卡运输监管“一张网”。另一方面,平台面向企业和集卡司机开发了客户端系统并适配开放PC端和移动端两种方式。PC端可为运输、仓储、堆场等物流企业提供运输计划管理、车辆管理、司机管理、作业地管理等功能,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运输管理体系,优化车辆入场作业流程,增强业务的计划性和连续性,提升企业数字化管理水平;移动端可为集卡司机提供运输预约、停车预约服务,未来将整合和提供码头预约、路线规划建议、出行时间建议、返程货源信息、业务提醒等综合信息服务,让司机在开源节流两个方面享受更加优惠的服务。

江苏创先争优打造民政高质量发展“6苏”品牌

从2月3日召开的2024年江苏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该省将打造民政高质量发展“6苏”品牌。

一是打造“苏扶助困”品牌。形成以“准”对象、“简”程序、“快”响应、“暖”服务、“重”协同为主要特点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在覆盖人群的全面性、对象识别的精准性、救助标准的科学性、帮扶助困的及时性、申请救助的便捷性、政策执行的实效性等方面领先示范。

二是打造“苏适养老”品牌。大力促进老龄事业和产业有效协同、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供给高质量、普惠高水平、享老高品质的养老服务体系。

三是打造“苏童成长”品牌。聚焦儿童“保护、成长、发展”三大需求,着力推进儿童福利服务对象由特定群体向更多有需要的儿童拓展,服务内容由保障基本生活向维护各方面权益拓展,形成“优化提质全链条、四色管理全覆盖、服务保障全过程、社工助力全领域、协同关爱全方位”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服务体系。

四是打造“苏社有为”品牌。坚持质量为先的发展导向,以等级评估、先进社会组织评选为抓手,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社会治理第一线、公益慈善最前沿汇智聚力,形成“苏社有为”促发展、同治理、稳就业、共振兴品牌矩阵。

五是打造“苏慈大爱”品牌。建立健全“政府推动、社会实施、公众参与、专业运作”的现代慈善事业发展机制,注重从现代慈善意识培育、草根慈善组织发展、公信力建设、专业化运作等方面激发社会活力,实现捐赠总量、参与人数、社会效益的显著增长。

六是打造“苏服万家”品牌。在地名服务、婚姻家庭服务、殡葬服务等专项社会服务领域持续优化服务流程,精简工作环节,压缩办理时限,便捷办理方式,努力让服务对象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

江苏将从三方面入手继续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筑峰”

2月4日,从江苏省政府举办的“建设制造强省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下一步,该省将从三方面入手继续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筑峰”。

一是构建“556”集群培育体系。将打造5个世界一流(新型电力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纺织、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5个国际先进(新材料、物联网、半导体、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6个全国领先(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通信、软件与信息服务、新兴数字产业、节能环保、新型食品)的“556”集群方阵。

二是推动集群“强基韧链”。制定强链补链延链行动方案,实施集群“筑峰强链”重点企业培育支持计划,每年重点推进锻长板延链、补短板攻关、创新能力提升、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建设等“5个一批”项目,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全球伙伴计划,推动重点集群与国际知名集群开展交流互访,精心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合作交流平台。

三是汇聚集群培育合力。建立集群和产业链培育常态化工作机制,发挥集群发展促进组织作用,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各类创新要素汇聚的生态体系,争创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县(市、区)依托各类工业集聚区、结合本地产业基础,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的基础支撑。

政策举措

上海8方面117项措施落实推进上海自贸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2月6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落实〈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的实施方案》,用3年时间,率先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规划范围内构建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数字经济规则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具备与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开放监管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提高参与国际规则构建的整体能力,在重点领域形成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动能、新优势。

《实施方案》聚焦8个方面,共提出117项措施。一是加快服务贸易扩大开放。在金融领域,提出便利电子支付服务提供、支持境外电子支付机构持牌经营、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跨境资产管理、探索在临港新片区放宽非居民并购贷款限制、支持跨国公司设立全球或区域财资中心、进一步优化各类资金池业务、深化建设再保险“国际板”、提升自由贸易账户系统功能等措施,助力经营主体提升统筹配置境内外资金的能力。在电信领域,提出提供移动号码携号转网服务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服务体系等措施,不断提升开放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是提升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提出保税维修货物允许转为内销、进口葡萄酒和蒸馏酒可免于标示商标或商品名的中文译文等信息、进口医疗器械可在销售或供应前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粘贴中文标签、简化特定品类进口货物检疫措施、完善商用密码产品进口管理等措施、中国(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加快建设跨境数据交换系统、加强“单一窗口”与境外国家和地区间交流合作并共同开发数据交换系统试点项目,推动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贸易便利化体系。

三是率先实施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在规范和促进数据跨境流动方面,提出率先制定重要数据目录、探索建立合法安全便利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在临港新片区建立数据跨境服务中心等措施;在促进数字技术应用方面,提出推动电子提单、电子仓单等电子票据的应用、依托“单一窗口”开发电子发票应用门户、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数字身份认证制度、优化“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创新医疗器械上市前注册服务指导、完善外资企业参与创新药物研发等领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的方式和要求、探索开展高度自动驾驶车辆测试及示范应用、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编制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管理试点规定等措施;在促进数据开放共享方面,提出要建设国际开源促进机构、加大公共数据开放范围和力度、促进中小企业加强与境外机构在数字经济领域交流、加强数字包容性国际合作等措施。

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出要优化升级上海市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功能、拓宽国外地理标志在华获得保护申请指南的信息公开渠道、加强对新农用化学品的未披露实验数据保护、在知识产权领域加强行政监管和司法保护等措施,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五是推进政府采购领域改革,明确政府采购措施的适用范围、进一步优化采购程序、细化采购管理、加强采购监督,构建规范透明、科学严密的政府采购管理体系,进一步保障各类企业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的权利。

六是推动相关边境后管理制度改革,对接“边境后”规则,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强化环境保护,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七是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构建风险预警制度、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加强监管互认与合作等。

八是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宣传培训以及法治、人才、政策保障,确保各项措施落地出成效。

上海将从三方面高水平建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

从2月8日举行的上海市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工作推进会上获悉,2024年,上海将聚焦制度开放先行、主体培育先行和机制合作先行“三个先行”,在制度开放、锻造优势、服务企业上下功夫,高水平建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

一是在扩大电子商务领域开放方面,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实施一批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举措,加快构建与伙伴国之间互联互通的数字贸易制度和基础设施体系。主要包括:年内形成100个跨境数据产品在上海数据交易所国际板挂牌;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际合作,推动伙伴国间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深化“一次申报,双边通关”合作试点;建设对接泛欧在线公共采购平台(Peppol)的跨境电子发票互操作平台;制定“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重点企业出口信用保险服务方案,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传统外贸企业、物流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建共享海外仓。

二是在营造先行先试环境方面,进一步加快推进先行区载体建设、主体培育、人才引进、金融服务等,为扩大上海与“丝路电商”伙伴国之间电子商务交流合作营造良好环境。主要包括:打造浦东新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中心功能区创新基地,推动跨境电商特殊区域出口模式等重点项目业务实现突破;全面启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辐射引领区建设,推动虹桥贸易数字化赋能中心功能落地;举办“丝路电商”中小企业对话对接活动;支持企业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开展保税货物、非保税货物以及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货物的仓储业务;便利相关企业的外籍高级管理人员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对相关企业企业聘用的优秀人才给予申请办理多年期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证件的便利。

三是在大力推进国际和区域交流合作方面。搭建一批国际合作平台,提升伙伴国电子商务能力、扩大伙伴国商品进口、促进与伙伴国双向投资。主要包括:推动国家和上海市智库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丝路电商”国际智库联盟,围绕电子商务发展、国际经贸规则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等议题开展专项研究;推动“丝路电商”数字技术应用中心功能落地,推动“一次申报、双边通关”、电子发票、跨境商品溯源等创新举措向长三角地区复制推广;开展进口宝玉石商品溯源试点工作,拓展“亚太宝玉石溯源服务平台”应用场景;建立健全“丝路电商”合作研修中心机制;举办“丝路云品”电商节和国别电商周,“丝路电商”特色产品推介会、投资说明会等活动,促进经贸合作等。

经验交流

上海成立城市更新开拓者联盟

2月5日,上海城市更新开拓者联盟正式成立。首批106家成员单位涵盖房地产开发、金融投资、资产评估测算、产业策划咨询、规划建筑、法律服务和信息化等行业。这是上海创新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探索,将各方资源聚集在一起,搭建跨学科、跨领域的社会合作开放平台,从而实现突破。

该联盟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指导成立,将努力实现三方面功能:一是成为城市更新项目实践的“助推器”,作为政府、市场、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更好地整合资源、对接项目、破解难题;二是成为城市更新创新示范的“试验田”,将上海研究出台的一系列创新政策举措进行实践和试点,主动推进更新项目的难题探索;三是成为城市更新交流宣传的“大舞台”,推动各行业积极运用各项更新政策,打造优秀示范案例,共同提升能力。

江苏推出“幸福民政365工程”

从2月3日召开的2024年江苏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江苏民政将紧扣增进民生福祉,组织实施“幸福民政365工程”,建设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一是惠民生,“苏扶助困”分层分类。全力打造“苏扶助困”品牌,“简”程序、“快”响应、“准”对象、“暖”服务、“缓”退出是主要特点,分层分类,在覆盖人群的全面性、对象识别的精准性、救助标准的科学性、帮扶助困的及时性、申请救助的便捷性、政策执行的实效性等方面领先示范。同时,各地将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巩固低保兜底保障成果。特别是打破户籍限制,在哪里发生急难,可在哪里实施救助。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完善支出型临时救助财产条件。此外,今年还将制定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的实施意见,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方式,常态化开展监测预警。

二是优服务,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打造“苏适养老”品牌,完善上门服务项目清单和服务流程,规范老年人能力评估,加强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全流程监管;聚焦做优社区养老服务,开展“舒心助餐”专项行动;改造提升500个城市社区助餐点和1000个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年底全省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9%。同时,打造“苏童成长”品牌,实施“优化提质全链条、四色管理全覆盖、服务保障全过程、社工助力全领域、协同关爱全方位”的关爱机制,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启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主动发现、精准识别、需求评估、多元服务”的全过程保障。

三是助发展,汇智聚力服务千家万户。打造“苏社有为”、“苏慈大爱”、“苏服万家”品牌,实施社会组织培优行动、公益慈善促进行动、专项事务便民行动,促进民政服务面向千家万户。推进社会组织参与对口支援协作和助力乡村振兴,参与促进稳岗就业。健全“省—市—县—基层服务点”四位一体的救助寻亲服务网络,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新建改扩建100个城乡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打造100个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点,建立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体系。

域外动态

山东多措施加快推动全省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政府办公厅2月5日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全省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到2027年,营业收入过千亿元的化工园区达到10家,7家园区进入全国30强,应入园化工企业入园率提升至60%左右,园区营业收入占化工行业比重提高到75%左右,90%以上的化工园区达到较低安全风险等级(D级),园区一般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不低于92%,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4%。

《意见》提出七方面措施。一是夯实基础支撑,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大力提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公用工程保障能力,完善园区内道路、环保、应急、通信工程等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建设水、电、热、气等公用工程。二是完善产业链条,加快产业高端发展。坚持规划先行,突出项目带动,每个园区确定1—2个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的产业链条,建立园区重点项目库,加强动态管理,实行梯次推进。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支持园区建设研发中心、实验室、产业孵化平台、中试基地等创新载体,力争创建5个以上高端化工领域省级创新中心,鼓励企业深化产学研联合攻关,集中突破一批重要基础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四是实施智改数转,提高园区智慧化水平。推进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启动建设一批智能化改造项目,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行业特色平台,遴选一批示范园区和企业。五是加快企业入园,促进集约集聚发展。采取标准倒逼、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等措施,加快园区外化工生产企业进区入园。六是树牢底线思维,筑牢安全绿色发展屏障。推进全省化工园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提升行动,扎实做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驻点监督,开展“无废园区”建设,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七是强化保障措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对省级化工产业智能化改造标杆进行财政奖补,对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的县(市、区),在能耗、煤耗、水资源、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等要素配置上予以适当倾斜。

山东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支持工业企业和工业产品出海拓市场

2月6日,山东省商务厅在山东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围绕支持工业企业出海拓市场抓订单稳份额,下一步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好品山东 鲁贸全球”市场开拓行动。全年安排境外重点展会263场次,对企业参加2024年主办类展会和各市组织的重点类展会展位费给予70%的补贴。同时,重点组织企业参加第135、136届广交会、第32届华交会等境内国际性展会,指导各市围绕本地特色产业,通过线上平台精准邀约全球采购商,举办国际精准采购活动,帮助企业更好对接市场和客户。此外,该省商务厅将会同省有关部门和省重点国际供应链重点企业共同举办“好品山东 鲁贸全球”市场开拓行动推进会,集中发布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政策举措和境外活动安排。

二是加快培育外贸出口新动能。研究出台拓展中间品贸易的政策措施,从生产制造、境内外参展、出口信保、信贷融资、用能用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扩大中间品出口规模营造良好环境。围绕专精特新、制造业单项冠军等高成长型出口企业,指导企业依托展会平台等渠道,重点挖潜欧洲、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高端市场出口潜力。围绕促进“新三样”、绿色低碳、二手车等产品出口,组织赴东盟、中东、中亚开展专题对接活动,与当地大型采购商、经销商、生产企业等开展“一对一”精准对接,助力企业开拓新市场。

三是发展壮大外贸新业态。鼓励传统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组织举办10场“跨境电商+产业集群”活动,举办山东跨境电商生态大会、中国(山东)跨境电商交易博览会、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等活动,培育一批跨境电商交易平台、跨境电商知名品牌、山东品牌商品境外展示中心。出台促进市场采购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依托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举办山东商品系列展洽活动,扩大市场采购对中亚地区出口。落实《关于强化开放引领推动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保税维修、保税检测研发等项目招引力度,扩大保税物流进出口。

四是加力提效服务企业。健全完善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功能和“商务+”工作机制,指导企业用好“鲁贸贷”“齐鲁进口贷”等融资政策。加强外贸运行分析监测,广泛听取企业问题诉求,在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加大信贷融资支持等方面提供更加精细精准的服务。

深圳出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实施方案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出台《深圳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实施方案》,围绕健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布局等6个方面内容提出21条具体举措。

一是在健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布局方面,构建“节点网点+分窗口+工作站”的市、区、街道三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分级分类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全覆盖立体化布局,为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至2024年底,全市区级综合性公共服务机构覆盖率达50%以上,培育不少于5家省级以上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

二是在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方面,充分发挥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基础支撑和引领示范作用,至2024年底,为全市创新主体和社会公众提供不少于30000次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新增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不少于10家。

三是在增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方面,至2024年底,区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发布率达50%以上。

四是在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方面,聚焦“20+8”产业实施重点领域专利导航项目与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布局中心建设支撑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至2024年底,培育重点产业专利导航项目不少于50个,建设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布局中心不少于50家,联合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为100家以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创新链小微企业提供10亿元专项融资额度支持。

五是在夯实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数字化基础方面,至2024年底,通过深圳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全市创新主体和社会公众提供不少于20000次知识产权信息在线查询检索服务。

六是在提升公共服务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方面,至2024年底,建立知识产权专家库、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技术调查官、知识产权志愿者等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人才队伍不少于1000人。

重庆再出14条金融措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近日,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提升民营经济金融服务质效的指导意见》,提出14条持续提升民营经济金融服务质效的措施。

主要包括:一是建立经营主体信息共享新模式,构建顺畅的信息信用转换机制,加大稳岗就业、个体工商户、科技创新等信息数据在授信模型中的推广应用,支持金融机构创新稳岗贷、个体贷、科企快贷等基于信息共享应用的信用贷款产品。二是推广“长江渝融通”线上融资服务平台、“信易贷·渝惠融”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用贷款创新;完善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多渠道拓展信用信息应用场景,加大信用贷款研发推广,持续扩大信用贷款规模。三是全面开展首贷破冰行动,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梳理形成首贷培育清单,建立信贷培育台账,制定针对性培育方案,帮助经营主体完善基础条件,及时响应其信贷需求。同时,完善成本分摊和收益分享机制,加大信贷产品创新,提升“不完美”经营主体的信贷供给能力。四是大力实施企业上市“千里马”行动,迭代升级上市工作集成应用“科创资本通”,强化政策、资源、服务集聚,探索企业上市“一件事”集成改革,提升民营企业上市服务水平。同时,深化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争取优先股、股债结合类等产品创新,搭建全市统一的企业股权信息平台。五是强化增信保险保障,完善增信体系,成立10亿元规模的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进一步完善贷款、担保风险补偿分担机制;加强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农业信贷担保联盟协同联动,做大做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推动政银担合作落地落实,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降费让利,力争将担保费率逐步下降至1%以下;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简化办理流程,推广线上化业务模式等。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安亭路126号邮编:200031电话:021-64728756

浙江省驻上海办事处  版权所有   Copyright zjszhb.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