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要讯

长三角要讯

> 长三角要讯 > 长三角每周要讯2024(2)

长三角每周要讯2024(2) 2024-01-12

长三角每周要讯

2024年第2期   总338期

 

浙江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           2024112

  

科创聚焦

上海持续为事业单位放权赋能 急需紧缺可特设,高层次人才可超岗

经济热点

上海从三方面进一步深化拓展“一业一证”改革工作

安徽八方面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智能绿色制造强省

产业动向

上海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

江苏出台意见推进印染行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举措

上海出台若干措施促进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出台6方面20项措施促进在线新经济健康发展

江苏出台多方面举措扩大外汇领域高水平开放

经验交流

上海在食品生产领域开展预警触发式监管新模式

江苏发布国内首个办理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指引

域外动态

山东出台多项措施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山东实施七大行动深化产业数字赋能

山东出台指导意见推进省级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

广东发文明确:每年评聘选树一批首席技师、特级技师

广州出台多项措施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创聚焦

上海持续为事业单位放权赋能 急需紧缺可特设,高层次人才可超岗

近日,上海市人社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建设交通类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优化水务海洋类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的意见》,进一步为事业单位放权赋能。

《意见》坚持需求导向,赋能行业发展;坚持分类分级,激发人才活力;坚持统筹调控,促进市区联动;坚持激励重点,增强“尖端”动力,明确了急需紧缺可特设、高层次人才可超岗、担负对口支援任务可不占、小少散单位可统筹、重点单位可增加等新措施。比如,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可以不受本单位常设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申请设置特设岗位。列入省部级以上人才计划、国家级和本市处于专业前沿并且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人才,可以不占所在单位的正高级岗位结构比例。对于规模小、人员少、较分散,或专业领域相近、人员交流频繁的事业单位,可以统筹进行岗位设置。此外,对于承担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市委、市政府重点任务、重大项目,获得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或国家部委重要奖项的单位,可以适度增加1%-5%激励比例。

经济热点

上海从三方面进一步深化拓展“一业一证”改革工作

上海市政府办公厅1月9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拓展“一业一证”改革工作的通知》,从三方面进一步深化拓展“一业一证”改革工作。

一是健全行业综合许可制度。加强行业清单管理,结合行政许可事项调整情况,编制发布上海市“一业一证”改革行业目录(第二版),推动更多行业实施“一业一证”改革,并整合更多事项。优化“一业一证”办理服务流程,推动行业综合许可与单项行政许可各环节无缝衔接、深度融合,逐步推动行业综合许可申请表替代单项行政许可申请表。推动行业综合许可办理情形全覆盖,优化行业综合许可证变更手续,再造行业综合许可证注销流程,完善行业综合许可证遗失、毁损补证工作流程。实现行业综合许可证“一证准营”,推进行业综合许可“单轨制”,对有关行业准入涉及的单项行政许可不再单独受理、发证。探索推行统一有效期制度,推动单项许可证的有效期一致。

二是提升行业综合监管效能。建立健全业务有机协同、资源有效共享的行业综合监管制度,构建以综合监管为基础、以专业监管为补充、以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为支撑的行业综合监管机制。完善综合监管协同方式,从经营主体视角探索制定合规经营指南,实现“一册告知”。提升综合监管执法能力,统筹配置监管执法资源,对“一业一证”涉及不同部门的现场踏勘、执法检查等进行整合,优化工作流程。

三是加强信息技术支撑。优化“一业一证”网上申办功能,为企业精准画像,推动申请表单自动预填、申请材料按需自动定制,减少申请人填报工作量。搭建“一业一证”智能监管场景,打造“主动发现、智能预警、自动派单、管理闭环”的智慧监管模式,大力推进以在线监管、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防控预警等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加快跨部门系统互联互通,形成统一数据标准,规范人员、地址、企业类型等高频信息内容格式,支持跨部门数据共享应用。完善信息系统管理维护和跟踪反馈机制,推动办理结果和进度公开,加强对审批业务情况的监督。

安徽八方面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智能绿色制造强省

1月11日,安徽省召开全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智能绿色制造强省大会,明确八方面重点任务。

一要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家电、化工、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纺织服装等重点行业领域,优化传统产业产品结构,大力实施卓越质量工程和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支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价值链高端迈进、技术工艺高峰攀登,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二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招大引强和重大项目引领,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打造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智能家电(居)、新材料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未来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培育一批产业生态主导型“链主”企业,支持更多中小企业打造成制造业单项冠军、“小巨人”、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壮大新质生产力。三要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以实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为抓手,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四要进一步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抓好高水平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攻关、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投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五要积极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构建多元融合生态。六要大力应用数字技术发展智能制造。加快工业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推动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加快智能工厂、智慧供应链、智能产品开发,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筑智能制造新图景。七要全力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进工业领域碳减排,加快用能结构调整优化,建立健全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八要大力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全方位拓展国际市场,深入实施“徽动全球”出海行动,努力让更多具有显示度的安徽企业和安徽产品走向世界。

产业动向

上海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中共上海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联合印发《上海市推进IPv6技术演进“智网上海”行动计划(2024-2025)》,全面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到2025年末,上海将高标准全面建成“IPv6+”创新之城。

一是该市将充分释放“IPv6+”等创新技术潜能和优势,为5G、光网、算力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打造智能底座。到2025年末,上海将打造200个面向行业、园区、企业的IPv6专网;每百个重点场所拥有的网络切片接入站点数量超过70个;在企业组网和上云等场景中,新增用户开通企业专线50%以上采用“IPv6+”创新技术。

二是该市将推动“IPv6+”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协同体系初步形成,建设“IPv6+”公共服务平台、创新平台以及验证中心。

三是该市将促进“IPv6+”与上海经济社会各行业全面深度融合,政务、广电、制造、金融、医疗、交通、教育、能源、互联网等重点行业“IPv6+”融合应用水平大幅提升。到2025年末,上海每个重点行业形成10个以上标杆应用,形成一批高质量示范项目;IPv6安全防护能力显著增强,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生态基本构建,为城市数字化转型筑牢“新基座”。

江苏出台意见推进印染行业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工信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印染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推进印染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一是推动行业集聚发展。非太湖流域新建、扩建印染项目须进入依法合规设立且有印染定位的产业园区;通过南北协作、园区共建、产业合作等方式,鼓励印染企业按照产业发展规律和上下游配套需求进行合理布局;建设印染行业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开展共性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转化等。

二是加强部门分工协作。工信部门做好印染行业技术创新、智改数转网联、产业焕新和服务体系建设;生态环境部门做好印染项目环评审批服务;自然资源部门做好印染园区(集聚区)建设所涉及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项目用地保障服务,促进印染行业土地集约利用。

三是加强行业服务体系建设。发挥相关行业协会作用,引导企业加强社会责任建设。围绕技术研发、装备推广、检测认证、数据应用、知识产权保护等,加强印染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政策举措

上海出台若干措施促进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期,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分为九个部分,共三十二条。

一是优化股权投资机构设立服务和行业管理,共5条。统筹行业发展和规范,推动股权投资要素集聚,通过公布渠道、限时办理、市区并行等安排,鼓励股权投资机构在股权投资集聚区新设或迁入,对优质基金管理人新设股权投资基金建立快速通道机制,加快办理效率。完善股权投资行业管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风险早期通报及处置协作,促进行业“扶优汰劣”。

二是引导投早投小投科技,共3条。通过强化政府引导基金引导效应、搭建天使投资专业化服务平台、鼓励社会资本加大投入等不同层次的政策举措,打造投早、投小、投科技的风向标。

三是支持企业风险投资发展,共2条。支持产业链链主企业开展CVC,对其设立的CVC机构可比照股权投资机构享受专项扶持政策。吸引CVC基金在沪发展,为CVC基金募资、展业等提供支撑,推动本市各类产业园区与CVC基金合作联动,放大产业链集聚效应。

四是培育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共4条。做好国家级基金在沪投资服务,在加强全国社保基金长三角科技创新专项基金落地服务的同时,做好其他国家级母基金、央企基金等的对接引进,推动加大在沪投资布局。支持保险资金和银行理财资金加大对本市重点产业和硬科技领域投资。支持企业年金、养老金等长期资金按照商业化原则投资股权投资基金。

五是畅通股权投资退出渠道,共5条。通过提升并购重组退出效率、畅通被投企业境内外上市通道、提升基金份额转让平台功能、推动S基金发展、开展实物分配股票试点等,为股权投资退出拓宽通道。

六是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共3条。做好创投行业现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对接落实,建立完善证监、发改、税务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做好精准推送、应享尽享。鼓励股权投资集聚区对经认定的创投企业或个人合伙人给予阶梯绩效奖补,引导长期投资。

七是推动行业联动创新发展,共4条。依托上海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等制度创新,以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建设联动优势,在支持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上市、股权投资机构发债、投贷联动创新以及深化QFLP试点等多个方面推动行业联动创新。

八是高质量建设股权投资集聚区,共4条。股权投资集聚区设立不低于100亿元的区级引导基金,搭建综合服务等功能性平台,加强股权投资综合服务。支持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提高专业能力。加强对重点机构和专业人才的吸引服务。强化行业发展统筹协调,对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给予协调支持和服务供给。

九是加强行业社会组织建设,共2条。发挥行业社会团体功能作用,加强专业委员会建设,支持其开展行业重点领域专项研究,在沪举办股权投资领域高级别对话、品牌化论坛、专题研讨沙龙等活动。

上海出台6方面20项措施促进在线新经济健康发展

上海市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6方面提出20项具体措施,

一是梯度培育数字经济经营主体。加大总部型企业支持力度,对通过各类总部型企业认定的在线新经济企业,在人才居留和出入境、跨境人民币业务、跨境物流、数据流通等方面依法依规给予支持,将符合条件的总部型投资建设项目纳入本市重大工程项目保障机制。支持平台企业发挥链主作用,引导在线新经济平台企业合理确定支付结算、平台佣金等服务费用,在商户入驻、网店押金、宣传推广、信息服务、从业培训等方面,给予优质小微商户一定扶持。鼓励种子企业上市融资,支持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在线新经济企业纳入改制上市培育企业库。

二是建设宜居宜业的载体空间。完善“长阳秀带”“张江在线”“虹桥之源”三个在线新经济生态园综合配套环境。支持三个生态园园区开发运营主体与在园企业协同共建产业技术平台、公共服务中心、众创空间等,鼓励5G+、数字人、无人车、服务机器人等创新业态在园区试点应用。

三是打造支撑新质生产力的新型基础设施。鼓励在线新经济优质企业参与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建设,协力打造城市多层次商用智能算力集群。面向政府和公共服务、数据流通、跨境贸易、航运物流、供应链金融、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打造一批区块链标杆示范场景。鼓励在线新经济企业融合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开展创新应用,到2025年,建设30个以上试点示范项目。支持上海数据交易所培育在线新经济特色板块,对挂牌交易且达到一定交易额的在线新经济数据产品予以专项补贴。支持在线新经济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模型,对取得重大成果的企业按照规定予以专项奖励。支持在线新经济企业面向Web3.0智能合约、网络操作系统、数字身份认证等技术开展研发攻关。

四是开发新业态蓬勃发展的开放应用场景。推动集成电路、纺织、汽车等领域“工赋链主”开放场景,与在线新经济平台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打造重点行业数字供应链,建设智能工厂网络、行业特色数据空间、绿色低碳、供应链金融和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扩大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覆盖范围,鼓励新型移动出行领域的企业打造智能出租、新型无人配送示范应用。优化互联网医院服务模式,推动建立线上诊疗、处方开具、药效追踪、远程复诊全链路管理体系。完善教育数字基座标准,引导企业依据标准打造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各类服务与应用。

五是集聚激发产业活力的创新要素。支持在线新经济企业参与各类市级产业专项资金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申报,对国家和该市明确的重点任务,支持比例最高可达核定项目总投资的50%,支持金额最高5000万元。支持在沪金融机构开展数据贷、云量贷、数据信托、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创新试点,支持设立在线新经济产业基金。将入选并符合条件的当年度上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百强、高成长百家的企业推荐纳入人才引进重点机构。

六是构筑产业繁荣健康发展的保障措施。成立在线新经济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产业发展重大问题。强化重点领域的行业运行监测和统计分析,对重大行业共性问题进行实时监测预警。

江苏出台多方面举措扩大外汇领域高水平开放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苏省分局发布《以进促稳 推动江苏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进一步便利优质企业经常项目外汇资金收付,助力巩固外贸基本盘。人行江苏省分行将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银行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简化操作环节,按照“了解客户、了解业务、尽职审查”的展业原则为优质企业便利化办理经常项目外汇收支,对于单笔等值5万美元以上的服务贸易等项目外汇支出,事后核验《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税务备案表》,力争全年享受便利化政策的企业突破5000家。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民营小微、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等优质企业。

二是提高新型国际贸易结算便利化水平,支持对外贸易创新发展。鼓励银行结合实际,按照展业原则为企业办理真实合规的全球采购、委托境外加工、离岸转手买卖、保税维修等新型国际贸易外汇收支,提升中间品贸易结算便利,重点支持基于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而开展的新型国际贸易,力争全年政策红利覆盖超2000家企业。

三是拓宽贸易新业态跨境资金结算渠道,助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银行和支付机构凭交易电子信息,为跨境电商办理批量资金结算业务;鼓励银行立足资源禀赋,为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个性化定制资金结算服务,提供多样化跨境资金收付通道。助力市场采购贸易创新发展,支持委托第三方报关的市场采购商户以自身名义线上办理收结汇。

四是支持加工贸易和优质企业贸易收支轧差净额结算,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放宽加工贸易收支轧差净额结算,银行可以为加工贸易企业办理进料对口特定收付汇抵扣业务,即出口货款和进口料件货款轧差后净额结算。扩大贸易收支轧差净额结算范围,优质企业与同一境外交易对手开展特定经常项目外汇业务时,银行在确保风险可控的情形下可为优质企业办理轧差净额结算。

五是进一步简化特殊业务办理流程,满足市场主体个性化结算需求。新政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在审核业务真实性、合理性后,直接为优质企业办理货物贸易特殊退汇业务,以及超12个月或与境外非关联关系机构间的服务贸易项下代垫及分摊业务。特殊情形下,允许银行按照展业原则为委托方审慎办理委托代理项下货物贸易收付汇。

六是进一步优化经常项目政务服务,提高外汇服务便捷度。在江苏省范围内开展经常项目行政许可代收试点,支持行政许可业务在江苏省内跨区域联动办理。行政许可申请人可根据自身意愿,选择向属地外汇局,或者江苏省内其他任意一家异地外汇局申请办理经常项目行政许可业务,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经验交流

上海在食品生产领域开展预警触发式监管新模式

近期,上海通过数字化手段,探索对上海市食品安全风险较低的A级食品生产企业,开展预警触发式监管模式,进一步优化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提升食品生产安全监管效能。

一是预警触发式监管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管”作用,是一种基于企业信用建立的智慧化预警触发机制。目前,上海通过出台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分级与信用分类管理办法,全面归集企业基本信息、监管管理信息和社会监督信息等16类企业信息,构建由22个指标体系构成的食品生产企业信用风险分类专业模型,将食品生产企业划分为A、B、C、D四个风险等级,为开展预警触发式监管提供了数据基础。

二是预警触发式监管模式,主要适用于食品安全信用风险等级为A级的食品、特殊食品以及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此举将推动食品生产安全监督检查由“经验判断”向“数据分析”转变,运用大数据手段,加强风险数据动态监测和风险评估,依据预警触发频次不同,分类开展监督检查,让监管更加精准,进一步助力上海打造“无事不扰企”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江苏发布国内首个办理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指引

1月8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联合发布《办理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的指引》。这是国内首个省级公检法机关办理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的工作指引。

一是明确了被害人、办案机关证明“不为公众所知悉”的多种方式,即可以依据技术专家、技术调查官或者其他有专门知识的人提供的专业意见以及科技查新检索报告等,必要时可以通过技术鉴定等手段解决。

二是明确对于概括性保密条款不能一概否定,需要结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事后是否实际知悉其接触或获取的信息为商业秘密,是否属于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以及相关信息是否实际泄露公开等因素综合判断。

三是明确是否需要委托技术鉴定由办案机关综合考虑具体案情决定,经营信息等非技术事实一般可不通过鉴定方式解决。

四是探索适当降低受理条件和立案侦查标准。报案人报案或者控告时,提供初步证据证明商业秘密以及涉嫌犯罪行为存在等内容,公安机关经审查认为符合要求的,一般应当立案侦查。对于重大、复杂侵犯商业秘密案件,可由市级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提级管辖。

域外动态

山东出台多项措施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近日,山东省民政厅等10部门出台《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培训,支持院校设立养老专业,符合条件的给予80万—100万元奖补。将养老护理员培训纳入本地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指导目录,符合条件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二是拓宽人才队伍来源,对入职养老服务机构的院校毕业生,给予1万—2万元入职奖补。优化职称评审方式,对医养结合机构中的护理人员单独分组评审。三是强化人才队伍激励,开展养老服务领域“齐鲁和谐使者”选拔,入选者纳入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库。将养老服务人才纳入“齐鲁首席技师”“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选拔范围,推荐参选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评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四是实施稳岗就业支持,落实创业岗位开发补贴、见习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符合条件的养老企业可申请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单户授信最高3000万元。

山东实施七大行动深化产业数字赋能

日前,山东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到2025年,数字经济总量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科技创新中心、一批具有国际辐射力的数字经济网络平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技术产业集群。

意见提出实施七大行动,深化产业数字赋能,拓展数字经济发展空间。一是深入开展制造业数字化提标行动,高标准建设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深化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重点行业“产业大脑”应用,培育一批“数字经济总部”。二是深入开展农业数字化突破行动,建好淄博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和济南、青岛、潍坊3个智慧农业试验区。引导“齐鲁农超”等交易平台做强做大。三是深入开展智慧海洋培育行动,推动海洋渔业与海洋生物医药、高端海工装备等联动发展,打造智慧海洋特色场景,建设一批智慧海洋牧场项目,推动建设“透明海洋”、“健康海洋”。四是深入开展信息科技服务业数字化提速行动,拓展开放源代码社区、创新工场等新模式,推进“互联网+”教育、医疗等领域服务创新,挖掘一批消费新场景,打造一批具有显著竞争力的平台经济重点企业、产业集聚区。五是深入开展数字金融惠企行动,做好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等试点准备和建设工作,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加快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升级打造金融伙伴系统,建设地方金融治理平台,构建数智金融大脑。六是深入开展智慧交通示范行动,建设交通运输“智慧大脑”,争创全国智能网联高速公路测试基地,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推进智慧航道、智能高铁、智慧机场建设,构建多式联运数字综合运输体系。七是深入开展文化数字化赋能行动,推进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加快构建文化算力网络,制定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清单,统筹实施数字文化惠民、网络视听新业态孵化等工程,拓展公共文化数字化应用场景。

山东出台指导意见推进省级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

近日,山东省科技厅出台《关于推进省级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建成2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全省新型研发机构总量达到1000家,其中省级备案500家。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300名(个),集聚科研人员20000名,在重点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突破性科研成果,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转化一批重大科研成果。

意见提出五个建设路径:一是支持存量新型研发机构聚焦细分领域,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研发转化水平提升一批;二是吸引省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团队、世界500强企业和大型央企设立一批;三是支持省内高校、科研院所、领军企业、高层次人才团队协同共建一批;四是面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引导社会力量创办一批;五是鼓励产业链头部企业牵头组建一批。

意见明确六方面主要任务。一是推动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坚持市场导向,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在举办方投入的基础上,吸引企业、金融与社会资本、高校、科研机构等共同投入;通过基金、社会捐赠、技术入股、成果交易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通过技术开发转让、服务咨询、承接科研项目等扩大收入来源。二是引育高层次人才团队。通过以才引才、项目平台引才等多样化引进;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交流,引进海外高端人才;鼓励与一流大学、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建立高水平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团队。三是承担重大科研攻关任务。面向新型研发机构定向征集重大科技项目需求,支持符合条件的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加强技术集成应用,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四是打造协同联动创新模式。突出要素整合能力和有组织的科研,以产业创新需求为导向,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强化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协同攻关。探索相近领域新型研发机构组建科创联盟。五是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引导科技服务业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畅通研发、中试、转化渠道。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探索产业链联合转化机制,推动源头创新到新技术、新产品、新商品的快速转化。六是发挥资源开放共享作用。建立开放共享机制,新型研发机构的科研仪器设备、实验平台、中试孵化基地等面向产业开放。推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中试装备等科技资源与新型研发机构共享共用。探索人才智力、科技成果共育共用机制。

广东发文明确:每年评聘选树一批首席技师、特级技师

近日,广东省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广东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将近年来广东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行之有效的探索和特色做法纳入文件内容,着力优化政策设计,创新制度和培养模式。

一是要求每年评聘选树一批在技术技能领域作出重大贡献,或本地区、本行业公认具有高超技能、精湛技艺的首席技师、特级技师。充分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在带徒传技、技艺传承、技能攻关等方面的作用。鼓励企业参照高级管理人员标准落实高技能领军人才待遇。支持企业探索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股权激励、超额利润分享、项目跟投、项目分红或岗位分红,不断提高高技能领军人才薪酬待遇。

二是要求发挥行业企业主体作用,强化职业院校基础作用,推进中国特色学徒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鼓励企业依托技术技能岗位开展学徒制培养。支持产教评技能生态链企业面向普通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吸纳毕业学年学生创新开展学生学徒培养。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建设本地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

三是明确在该省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通过龙头企业出标准、出岗位、出师傅,院校出学生、出教师、出教学资源,政府出政策、出资金、出管理,建立以产业岗位标准为引领、以院校学生和教学资源为基础、以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为纽带的产教评技能生态机制。重点面向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集招工、培训、评价、就业、提升一体闭环的技能人才供应链。

广州出台多项措施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1月4日,《广州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措施》)审议通过。《措施》提出多条创造性、突破性政策措施,从支持一般创新到支持重大创新。

一是支持全球顶尖项目,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师、战略科学家领衔的具备颠覆性技术创新突破、应用前景明确广阔的生物医药顶尖项目,在项目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阶段,按“一事一议”原则,市、区共同给予人才奖励、研发和产业化奖励、投资入股、贴息贷款等全链条支持,最高支持额度50亿元,支持期限最长5年,并对项目用地、规划、审评审批,以及企业产品进出口等开设专门服务通道。此外,对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力量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建设,单个项目支持金额最高可达1亿元。

二是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的产业化落地,对生物制品、1类中药、2类高端中药、1类化学药品、2类高端化学药品以及取得第三类、第二类高端医疗器械产品首次注册证书,并实现产业化的项目,经评审,按项目总投资的10%给予后补助支持,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

三是鼓励支持政府引导基金在生物医药领域“投早投小投创新”。建立容错机制,对被投的早期项目实施“整体动态盈亏平衡”的长周期考核机制,不以单个投资项目论成败。

四是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走向国际化,对完成自主研发并承诺转化生产的1类创新药,取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日本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局(PMDA)、澳大利亚药品管理局(TGA)等机构药物临床试验许可,经评审,对Ⅰ、Ⅱ、Ⅲ期临床试验分别给予最高500万、1000万、3000万元资助,每个企业或机构每年资助不超过1亿元。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安亭路126号邮编:200031电话:021-64728756

浙江省驻上海办事处  版权所有   Copyright zjszhb.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