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

> “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 > “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系列综述之十:美好生活,一个都不能少

“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系列综述之十:美好生活,一个都不能少 2023-08-10

人民二字有多重?亚运之城杭州,有一个温暖解答。

再过79天,全亚洲的目光将聚焦西子湖畔。盛会的号角吹响之前,亚运场馆早已迎来一批批特殊的“运动员”——普通市民。2022年起,杭州亚运会的竞赛场馆和训练场馆全部实现惠民开放。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点赞:“心系百姓”“一座大美之城”。

透过亚运这扇开放的窗,我们回望2003年。彼时的浙江,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民生领域还存在社会矛盾多发、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没有啃下的“硬骨头”。

在这一关键时期诞生的“八八战略”,处处闪耀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光辉,多处涉及富民、保障民生福祉等内容。20年来,从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到打造社会全面进步高地,人民二字,在浙江的发展中始终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听得了“骂声”

宁可十防九空,也不能万一失防;宁可事前听骂声,不可事后听哭声;宁可信其来,不可信其无;宁可信其重,不可信其轻。

——摘自《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

“群众提、大家定、政府办”,浙江办好民生实事的理念,景宁县英川镇粗砻村村民王明堂有着切身体会。他先后担任两届县人大代表,村民们多次向他抱怨,村口那条4.82公里的村路,由于年久失修,已经坑坑洼洼,存在安全隐患。

为此,王明堂代表300多村民多次提出村级公路修缮的问题。

在今年的县两会小组讨论上,同为县人大代表的景宁县副县长吴海东当场承诺:“这个建议很好,我们一定办好。”

今年2月,景宁县2023年十件民生实事中明确:改善农村公路通行条件,完成农村公路养护101公里。很快,县交通发展中心派出施工队加班加点。几个月后,这条村路旧貌换新颜。

其实,浙江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出台,同样源于20年前一位普通百姓的抱怨——2003年,湖州退休教师高达,跑了七天却办不成几件“小事”,郁闷的他提笔撰文,批评当地有关单位办事拖拉、作风不实。寥寥数语,发人深省,从而在浙江上下引发“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大讨论,催生出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重大变革。

2004年6月2日至3日,习近平到湖州调研“八八战略”落实情况,当地干部发现,这位省委书记一路都在关注“小事”。行程快结束时,习近平特别提到由高达引发的这场讨论。同年10月,在习近平的提议和推动下,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

这项重大机制催生了浙江市县乡三级民生实事的全覆盖。越来越多像高达、王明堂这样的普通百姓的呼声被政府听见和回应。

“能否善听百姓的‘骂声’,是检验政府部门是否心怀百姓的试金石。”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柏乃表示,在民生事业改革的进程中,“骂声”尤为可贵。再细小的问题,都有可能是推动变革、促进创新的开端。

近十多年来,省委、省政府每年拿出新增财政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改善民生,省级层面百余项大的民生实事工程先后实施。

看得见“盲点”

“群众利益无小事”,柴米油盐等问题对群众来说就是大事。老百姓可能不关心GDP,但他们关心吃穿住行,关心就业怎么办、小孩上学怎么办、生病了怎么办、老了怎么办,等等。

——2005年5月9日浙江日报《之江新语》栏目《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如今的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连续21年、37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即便成绩如此亮眼,民生领域的短板依然存在。由于民生事项大多细小、繁琐,改革若要精益求精,就得有看见“盲点”的决心。

不久前,在“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系列主题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省卫生健康委公布了一组数据:浙江城市大医院高峰时段排队平均时间为2.61分钟。

在人流密集的公立医院,哪怕是0.1秒的改进都并非易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陈水红介绍了提速的密码——

在医院最为忙碌的急诊中心,以往患者家属在预检分诊处完成病情评估后,还要步行到急诊挂号窗口补挂号。对于急诊的家属来说,短短几步都是一路小跑、备受煎熬。陈水红和同事通过摸索,决定把病情评估与挂号流程“二合一”。通过院内信息网络的同步,“砍”掉了一个流程,护士在登记评估信息时就同步挂好号。这个常人很少关注的细节,免去了百姓的来回跑腿。

“民生领域的改革不是说漂亮话、晒成绩单。”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陈宏彩认为,民生难点应该动态、辩证地看。今天,浙江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居于全国前列,百姓的诉求也日新月异,民生领域的改革就要有不满足于现状的魄力,以“一个都不能少”的执著为人民服务。

“一个都不能少”,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全体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

在2003年1月13日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提出:“现代化建设不能留盲区死角,实现全面小康,一个乡镇、一个人都不能掉队。”

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20年来,怀着这样的初心,浙江从不缺乏发现盲区死角的敏锐眼光,一系列民生举措步步为先、步步为营——

在率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之后,浙江继续“查漏补缺”,率先建立大救助体系,最低生活保障年人均标准达13104元,位居全国省区第一;

在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山区助老”“海岛支老”行动把目光触及偏远地区,尽可能让每位老人老有所养;

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先试先行的前提下,浙江率先向基层破题,“双下沉、两提升”工作成为全国样板。

……

北航中法航空学院效果图

够得着梦想

GDP、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等等是一些重要指标,但都不是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等。

——2004年12月27日浙江日报《之江新语》栏目《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协调发展》

今年高考前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航空学院在杭州余杭揭开面纱;不久后,这里将正式迎来首批新生,浙江少年终于能在“家门口”实现自己的航空梦想。

多年来,高等教育被外界视为浙江发展的短板。来到浙江工作后,习近平同志一直对教育十分重视。

2006年2月23日,宁波诺丁汉大学校园落成,习近平在致辞中说,宁波诺丁汉大学为我国高等教育与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合作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为浙江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年5月,他出席温州大学与美国肯恩大学合作创办温州肯恩大学协议书签订仪式,为浙江省又一所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助推加力。突破、创新的氛围之中,我们见证了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从无到有,见证了西湖大学等新型高校成为全国样板。

如果说,经济社会发展是一趟高速列车,那么人的全面发展则是列车平稳运行的强劲动力。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率先提出打造促进全体人民全面发展高地。字里行间处处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体人民普遍得到更好发展,人的成长通道不断拓宽,公民道德素质、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法治素养、数字素养大幅提高;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充分激发。

从“八八战略”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到打造促进全体人民全面发展高地,放眼浙江,每一个人正在成为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和获益者——

杭州市钱塘区邻里社区,越来越多新杭州人把孩子送进了家门口的幸福里幼儿园入学,从此告别了与孩子分居两地的日子;

绍兴市柯桥区柯桥街道,一位位社区“法治带头人”奔走在基层普法一线,法治素养从过去抽象的概念变得深入人心;

永嘉县岩坦镇源头村,村民们亲手打造自己的家园,每个人都成为了美丽乡村的创造者、健康生活理念的倡导者……

20年波澜壮阔,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山区或是海岛,每个浙江人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安亭路126号邮编:200031电话:021-64728756

浙江省驻上海办事处  版权所有   Copyright zjszhb.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