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要讯

长三角要讯

> 长三角要讯 > 长三角每周要讯2023(19)

长三角每周要讯2023(19) 2023-06-16

长三角每周要讯

2023年第19期   总313期

 

浙江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          2023年6月16日

目  录

科创聚焦

上海市科委明确将从三方面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3

上海医保部门四措施积极服务和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4

安徽强调聚焦四方面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5

经济热点

上海市行动方案推进“元宇宙”关键技术攻关. 6

上海明确四方面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7

产业动向

上海将实施六大行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8

上海从三方面支持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发展. 11

江苏出台新措施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12

安徽省力争2025年百亿集群(基地)达到30个. 13

政策举措

上海数据交易所上线数商生态服务平台,赋能数字经济发展. 14

江苏出台多项措施引导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创新. 15

苏州市加大对25个细分领域行业协会政策扶持和管理引导. 16

经验交流

上海将举办首届“浦东航运周”打造内地首个航运周品牌活动. 17

上海法院探索在线办理仲裁财产保全机制. 18

江苏建设用地使用权配置合同全国率先实现三维附图. 19

安徽省建立制止餐饮浪费长效机制. 20

域外动态

山东探索形成“一样本两指引” 推动集体协商工作提质增效. 21

深圳明确在政府采购领域采取两方面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22

深圳发布个体工商户公共信用评价规范. 24

福建多措施全面推进“电动福建”建设. 25

重庆出台10条政策打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全产业生态. 27

重庆:“一库一站一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28

天津:17条措施为民营经济“加油”. 29

 

 

 

 

 

科创聚焦

上海市科委明确将从三方面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6月9日,上海市科委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持续围绕科技成果供给端、需求端、服务端,营造要转化、敢转化、能转化、转得好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生态,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一是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解决转化“细绳子”问题。如深入开展赋权改革试点、探索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和负面清单,健全科研人员合规创业机制等,推动更多高质量科技成果走向市场。

二是深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需求导向成果转化。如落实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政策,打好资金支持、人才政策组合拳;用好科技创新券政策,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购买技术转移、创业孵化、企业家创新领导力培训等服务,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建设若干产业领域聚焦、专业能力凸显、示范效应明显的高质量孵化器,着力提升超前孵化、硬科技孵化、孵投联动等服务能级水平。

三是高标准建设技术转移体系,培育专业化服务市场。大力发展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队伍,完善上海技术交易所、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各类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互利共生的技术转移服务网络,形成市场主导、专业服务、种类多样、丰富活跃的服务市场,推动成果与资本、人才等要素的深度融合。

上海医保部门四措施积极服务和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上海市医保中心6月8日在 “医保经办服务直通车”活动上表示,近年来,该市医保部门采取有力举措,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服务和促进该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一是扩大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疗器械(耗材)医保支付范围,目前已将76个新增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今年将继续扩大条件成熟的新项目、新医疗器械(耗材)条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二是优化新技术准入流程,对首次临床应用的新技术,准予收费立项后,其他医院只需完成备案手续,即可进行收费,推动新技术加快投入临床应用,已公布实施新项目105项,完成新项目备案4174项次。三是加快新项目审核速度,完善新项目试行期管理机制,试行期内医疗机构自主定价,试行期结束前3个月按程序审核确定价格,进一步加快新项目审核速度。四是完善医疗器械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对纳入国家或本市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可另收费医疗器械注册上市产品,企业可直接申请本市收费编码或申请调整目录,已公布新增可另收费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目录50个,新增医疗器械编码7471条。

安徽强调聚焦四方面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6月8日,安徽省委书记韩俊专题调研人才强省建设时强调,聚焦四个方面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全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

一是要聚焦招引人才,高效汇聚高端人才资源,全面梳理凝练“高精尖缺”人才目录清单,精准编制人才图谱,引入先进的人力资源服务理念,建立健全全国一流的人才政策体系,打造吸引人才的“强磁场”。二是要聚焦培育人才,发挥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高能级平台作用,大力实施江淮战略帅才、卓越工程师计划,加快推进“双一流”和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深化系列高校行活动,建设一批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培训基地,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三是要聚焦用好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深化编制周转池、科研经费管理等改革,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四是要聚焦服务人才,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强化部门管行业也要管人才、抓项目更要抓人才的责任,落实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人才制度,进一步理顺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健全人才工作体系,做到人才有所呼、我必有所应,积极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

经济热点

上海市行动方案推进“元宇宙”关键技术攻关

上海近日印发《上海市“元宇宙”关键技术攻关行动方案(2023-2025年)》,将以自主创新和开放协同为推进路径,着力提升“元宇宙”领域科技自立自强能力。

《行动方案》提出,针对“元宇宙”沉浸式、开放式、永续实时、以人为中心等跨界复合的技术特性,主攻方向包括两个:沉浸式技术和Web3技术。一是沉浸式技术将围绕沉浸影音和沉浸计算领域,重点布局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跨尺度采集重建、空间计算、智能编码等关键技术攻关,降低场景构建成本、提升“元宇宙”内容制作灵活度,并在引擎技术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围绕新型显示和感知交互领域,重点布局近眼显示、多模传感等技术和终端设备研发,带动本市芯片、零部件与算法技术研发应用,深化内容与硬件联动,抢占“元宇宙”关键入口。二是Web3技术则面向“元宇宙”去中心化/多中心化的组织规则,围绕区块链领域,重点布局Web3网络操作系统等技术研发,构建高性能、可扩展和安全可控的新型区块链体系架构,为“元宇宙”应用提供中立、可信的信息处理平台。

同时,围绕“元宇宙”虚实融合的沉浸体验技术要求,基于端云协同的沉浸式计算技术路线,上海将重点布局空间计算、智能编码、分布式渲染分发等关键技术研发,提升“元宇宙”内容计算和分发效率。如在空间计算技术上,到2025年,实现各类室内外场景下的高精度定位,百平米级小场景定位精度达到毫米级,十万平米级大场景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 

《行动方案》明确,将加快创新平台和场景建设。围绕“元宇宙”技术创新、试验验证和生态构建,建设一批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打造关键技术试验验证场景,加快国产技术创新和应用,促进“元宇宙”企业培育和集聚发展。如在技术创新支撑平台上,依托第三方机构、行业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打造“元宇宙”关键技术创新平台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持续优化“元宇宙”技术突破、应用创新和产业发展支撑环境。建设“元宇宙”可信技术监管支撑平台,支撑相关监管政策研究和治理体系建设。

同时,依托该市资源优势及特色,面向城市经济、生活、治理的数字化转型等重要应用需求,鼓励本市“元宇宙”技术创新企业与行业应用需求方协同发展,打造文化旅游、工业制造等高水平技术试验验证场景,推动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加快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上海明确四方面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6月12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指出,四方面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持续补短板、锻优势,进一步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为上海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夯实基础。二是要抢抓机遇,加快培育新增长点,充分发挥承接国家战略任务优势,积极对接CPTPP、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加快推进“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试点落地,持续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三是要对标一流,全力推动提质增效,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加快集聚和培育头部平台企业,不断壮大市场主体,持续做优做强生态圈。四是要精准施策,持续优化监管服务,着重在提高商检、清关、物流效率上下功夫,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加快提升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服务能级,不断优化跨境资金结算等服务,引导企业增强风险意识和合规意识,守牢安全底线。

产业动向

上海将实施六大行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6月15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到2025年,工业增加值超过1.3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以上,工业投资年均增长5%。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工业劳动生产率超过50万元/人,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达1.8万亿元。一批关键领域实现攻关突破,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持续提高,重点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2.5%以上。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80%以上,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力争达360台/万人,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

《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六大行动。一是强链升级行动。打造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2个五千亿级产业集群,在民用航空、高端船舶、高端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培育一批千亿级产业。打造10条在细分领域具有主导力的标志性产业链。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计划,每年推进1800个技术改造项目。每年遴选市级服务型制造企业平台20家以上,每年新增市级设计创新中心50家以上。

二是强基筑底行动。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每年实施攻关项目100个以上。在基础部件、先进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创建一批国家级和市级平台,市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达到20家左右。每年新引进外资企业研发中心25家,新增国家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00家以上。实施一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攻关项目,全国质量标杆企业累计超过50家。开展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行动,新增10家左右的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每年遴选30家左右市级品牌引领和培育示范企业。

三是数字蝶变行动。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加快机器人应用、设备联网和生产环节数字化连接,实现4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实施智能工厂领航计划,打造20家标杆性智能工厂、20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新增应用工业机器人不少于2万台。实施“工赋上海”行动计划,打造30个行业性工业互联网标杆平台,培育3家左右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梯度培育40家“工赋链主”企业。

四是绿色领跑行动。落实工业碳达峰方案,力争平均年节约1%用能量。持续开展产业结构调整,每年淘汰落后产能500项左右。开展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评价和示范,创建150家绿色制造示范单位和15家“零碳”示范单位,形成10条具有代表性的绿色供应链,培育10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

五是企业成长行动。实施领航企业培育计划,新增15家左右产值超过100亿元的制造业企业,动态培育50家左右龙头企业。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滚动培育50家左右制造业“独角兽”企业、100家左右“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5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10万家。推动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超过100家。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达到10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产品达到50个,力争创建10个左右国家级特色集群。推动中小企业“小升规”,每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0家左右。

六是空间扩展行动。优化重大产业项目空间布局,推进建设10个总投资百亿级以上、50个总投资50亿元以上、1000个总投资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打造具有显示度的产业地标。打造重点地区增长极,推动临港新片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推动嘉定新城、青浦新城、松江新城、奉贤新城工业产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市2个百分点以上。推动宝山区、金山区工业产值增量占全市增量比重超过20%。建设产业园区2.0版,市级特色产业园区达到60个左右。

上海从三方面支持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发展

6月12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指出,要充分发挥上海产业体系完整、市场容量大、交通便利程度高,以及国际国内各类市场信息汇聚的优势,通过发展一批重量级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企业,更好服务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服务实体经济是核心,要借助互联网平台,支撑帮助企业提升在研发、采销、运输、仓储等各环节的资源配置能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完善产业生态是重点,要形成梯度培育清单,形成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平台。三是优化发展环境是关键,坚持服务与监管并重,强化土地、人才等要素支撑,强化基于数据和流程的事中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置相关风险。

江苏出台新措施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江苏省近日出台《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旨在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不断提高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水平。

《若干措施》提出,一是完善并实施省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清单和地方基本养老服务目录清单,加快推进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至“十四五”末,对有需求的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实现评估全覆盖。开展全省老年人养老服务状况抽样调查,探索建立尊老金主动发放机制,推广普及“银发顾问”制度,建立健全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机制。

二是完善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功能,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2023年底前实现城市街道标准化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2024年底前实现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全覆盖。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城乡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等按照相应标准免费实施家庭适老化改造。

三是进一步健全农村基本养老服务网络,确保每个涉农县(市、区)至少建有3所标准化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推进村级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有需求的老年村民提供日托、探访、助餐助浴、文化娱乐等服务。

安徽省力争2025年百亿集群(基地)达到30个

日前从安徽省发改委获悉,该省目前遴选认定了72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该省将持续完善集群(基地)上下游产业链条,力争到2025年,年产值100亿元集群(基地)达到30个,同时形成5个年产值500亿元集群(基地)、10个年产值300亿元集群(基地)。

一是优先支持国家和全省重大项目、重大创新平台等在集群(基地)布局,定期组织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对接,组织集群(基地)企业参加省重大招商引资活动。

二是指导72个集群(基地)以长三角发达地区集群(基地)为主要对象,各自找准1个标杆集群(基地),对标诊断,对标追赶。该省定期召开对标诊断专家评审会,公布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进展,对进度较慢的发出督办通知书,并限期整改。同时,将集群(基地)建设成效考评结果纳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评和省级开发园区考评,营造争先进位的工作氛围。

三是在抓好企业数字化改造的同时,加快培育数字产业化企业,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在软件、网络、技术、服务等方面增强供给能力。

政策举措

上海数据交易所上线数商生态服务平台,赋能数字经济发展

近日,上海数据交易所正式上线“数商生态”服务平台,内容涵盖数商类型、数商权益、数商活动、数商案例等。其中,上海数据交易所为认证数商配置的服务权益包括资质认证、业务赋能、培训支持、市场支持四大方面,以通过更多元化的途径协助数商开展业务,将服务渗透到数据交易的各个环节。平台的推出将更好地培育数商,帮助其拓展市场,降低信息成本,促进数商生态有序发展。

目前,上海数据交易所围绕完善交易制度、扩大产品供给、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易活跃度四大方面,初步构建数商生态体系。今年,上海数据交易所明确了数商的重点培育方向,主要涵盖数据产品开发服务商、数据合规评估服务商、数据质量评估服务商、数据资产评估服务商、数据经纪服务商、数据授权运营服务商、数据交付服务商、数据咨询服务商、数据安全服务商、数据治理服务商十类数商,为数据交易提供更专业、更高质、更高效的生态服务。未来将继续与各类数商携手共进,激活数据要素价值,赋能数字经济发展。

江苏出台多项措施引导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创新

近日,江苏省科技厅发布《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提出多项措施引导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创新。

一是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围绕国家需求和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开展重大技术创新,省重点研发计划、省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由民营企业参与组织实施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60%。引导鼓励大院大所、重大创新平台的科技成果向民营企业转化,支持民营企业对接资源承接成果,对企业实施转化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由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给予同等力度资助。

二是鼓励和支持有意愿的民营企业与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重大基础研究,省自然基金与民营企业的出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3。

三是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布局光子芯片及碳基芯片、人工智能、氢能与储能、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与细胞治疗、未来网络等未来产业前沿领域,培育100家未来科技创新示范企业,集中资源支持企业开展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示范推广。

四是鼓励民营龙头企业积极承接国家实验室(基地)和省实验室重大成果转移转化,合作共建伙伴实验室和联合研究中心等。支持省内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对民营企业牵头重组获批的全国重点实验室5年内给予每年不超过500万元自主科研经费支持。

五是建立金融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常态化工作机制,开发新型科技金融产品,组织开展科技金融对接活动,“苏科贷”支持民营企业贷款占比90%以上,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今年力争全省新增面向民营企业的科技贷款超过1000亿元。

苏州市加大对25个细分领域行业协会政策扶持和管理引导

日前,苏州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推动产业创新集群和新兴服务业细分领域行业协会高质量发展的七条措施》,聚焦管理服务、作用发挥、培育赋能、规范自治4个方面,提出7项具体举措,加大对25个细分领域行业协会的政策扶持和管理引导。 

一是聚焦管理服务,提升服务质效。围绕产业创新集群和新兴服务业细分领域,做优做强行业协会,允许吸纳部分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内的企业加入。深化“社会组织登记一件事”改革试点,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允许部分材料实行承诺制容缺办理。二是聚焦作用发挥,拓宽平台空间。支持行业协会搭建产业对接交流平台,与全国性、全省性、区域性社会组织加强交流合作,促进产业链、价值链相互嵌入、共同发展,提升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鼓励搭建“政社企”对话合作平台,为企业赋能增效,同时收集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三是聚焦培育赋能,强化精准支撑。支持高校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合作,协同培养专业人才,建立行业协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体系。落实国家对行业协会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行业协会举办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活动或者参与招商引资,根据相关政策可以给予一定补贴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行业协会承接行业规划、行业调查、行业统计等行业管理与协调性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四是聚焦规范自治,把牢发展方向。推动“一协会一品牌”建设,把党建工作融入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加强行业协会规范化建设,引导行业协会深入开展廉洁合规建设

经验交流

上海将举办首届“浦东航运周”打造内地首个航运周品牌活动

6月15日,首届“浦东航运周”全球邀约正式对外发布。首届“浦东航运周”系列活动计划于今年12月4日至9日举行,将招募全球航运市场主体,共同举办行业盛会,以促成业内深度交流、信息资讯畅通、资源对接合作,打造中国内地第一个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航运周品牌活动。

首届“浦东航运周”将凸显以下四大特点:一是市场需求主导,由企业或机构承办各类活动,在组织形式和参与主体上充分发挥市场活跃性和能动性;二是前沿创新引领,应对数字、智能、绿色转型,营造创新产业生态,抢占新赛道的话语权;三是浦东航运特色,围绕“邮轮智造”“东方枢纽”“金融、资本、贸易与航运融合”优势产业、重大项目展开丰富活动;四是实现多元融合,有严肃专业的前沿讨论,更有团结活泼的行业盛会活动,实现航运与各业态充分融合。

首届“浦东航运周”将推出系列“首秀首发”:包括将带来航运金融、港口、物流、航空、邮轮等全球航运业最前沿发展趋势和资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一轮航运制度型开放、创新举措将全球首发,一批航运数字化、绿色低碳转型成果和项目将实现全球首秀等。

上海法院探索在线办理仲裁财产保全机制

6月12日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获悉,该院近日推出仲裁保全网上立案端口,仲裁机构或申请人可通过该端口,完成从提交材料、查询、缴费到财产冻结的全流程在线操作,申请人无需来法院便可完成财产保全,大大提升了效率,畅通了仲裁保全申请的线上信息传递与共享渠道。

长期以来,仲裁保全申请流程繁琐、流转周期长、执行效率不高,是当事人集中反映的痛点。为此,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与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等多家仲裁机构多次调研磋商,形成“尽快打通堵点、痛点”的共识。现在通过网上立案端口上传电子保全申请材料,仲裁机构经办人可以直接对接法官,极大提高保全材料流转效率,畅通仲裁机构与法院之间的联系。对当事人来说,也能更快获知法院财产保全立案的相关信息,加快办理缴费或补充材料手续,尽早实现保全效果。

江苏建设用地使用权配置合同全国率先实现三维附图

近日,江苏省建设用地使用权配置合同三维附图管理平台正式上线,并在南京、苏州、南通开展试运行。

该平台在全国首创以“多视角三维展示、多类型信息标注、直观化限高表达、标准化空间赋色”多维度方式表达地上、地表、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划拨、出让、租赁等方式配置的三维立体空间范围,创新以“点-线-面-体”的方式对建设用地三维要素进行表达,实现了建设用地使用权配置合同附图从二维平面展示向三维立体表达的跨越,也为深入推进所有者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强化国有土地资产管理、切实落实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提供了支撑。

安徽省建立制止餐饮浪费长效机制

近日,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将前期开展的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相关工作措施予以总结提炼,形成《安徽省制止餐饮浪费工作固化措施》,提出社会餐饮“四有”、网络餐饮“五有”、集体聚餐(团体用餐)“六有”要求,建立制止餐饮浪费长效机制。

一是社会餐饮要做到“店堂有宣传”“桌上有标识”“点餐有提示”“剩菜有打包”等“四有”。餐饮服务单位要在店堂内醒目位置张贴或者摆放制止餐饮浪费宣传画、宣传标语等;餐饮服务单位要在餐桌上摆放制止餐饮浪费标识,主动对消费者进行制止餐饮浪费提示;消费者点餐时,服务人员应主动提示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服务人员提醒消费者对餐后剩余饭菜打包带回,餐饮服务单位提供剩菜打包服务。

二是网络餐饮要做到“平台有宣传”“餐品有描述”“点餐有提示”“结算有提醒”“封签有标识”等“五有”。餐饮外卖平台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要在点餐页面标注分量、规格或者建议消费人数等信息,为消费者提供点餐提示;餐饮外卖平台要在消费者点餐页面上提供“小份菜”“半份饭”,按量点餐等多样化点餐提示,引导消费者按需点餐;餐饮外卖平台要在消费者结算页面上显示“适量点餐、避免浪费”、倡导“光盘行动”等提示信息;食安封签上要印制制止餐饮浪费的标识。

三是集体聚餐(团餐)做到“订餐协议有承诺”“菜品组合有选择”“就餐场所有宣传”“餐饮单位有培训”“服务人员有提醒”“剩菜剩饭有打包”等“六有”。签订团体用餐协议时,双方应在协议中承诺不铺张浪费,文明、节俭举办宴席等内容;餐饮服务单位要将制止餐饮浪费理念纳入团体用餐菜单设计中,按照用餐人数合理配置菜品、主食;餐饮服务单位要在就餐场所内醒目位置张贴或者摆放制止餐饮浪费宣传画、宣传标语等;餐饮服务单位要将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纳入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内容;服务人员主动对消费者进行制止餐饮浪费提示提醒;对餐后剩余的菜品、主食,服务人员要主动提醒用餐人员打包带回,餐饮服务单位提供剩菜打包服务。

域外动态

山东探索形成“一样本两指引” 推动集体协商工作提质增效

日前,全国总工会举办山东集体协商“一样本两指引”工作现场经验交流活动,推动全国集体协商工作提质增效。

 “一样本”即《协商要点参考样本》,共20章、80条、300多个协商点,在涵盖劳动时间、工资确定、工资支付等基本协商内容的基础上,创新采用薪酬激励的理念,将劳动和技能竞赛奖励、精神文明奖励、股权和分红等事项进行梳理,纳入协商范围,解决好“协商什么”的问题。“两指引”,一是《协商重点事项指引》,对23项重点协商事项的主要内容、法律政策依据和注意事项作详细说明,切实解决好“依据什么协商”的问题;二是《协商工作流程指引》,把主要协商流程提炼为筹备、协商、确认、履行等4个阶段、12个步骤、42个操作要点,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基层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运用,切实解决好“如何规范协商、全面履行集体合同”等方面的问题。

为整合资源、推广运用“一样本两指引”,该省总工会、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企联、省工商联联合下发《关于深入推进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截至目前,全省确定试点企业946家,带动3610家企业参考“一样本两指引”签订了集体合同。

深圳明确在政府采购领域采取两方面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6月14日,深圳市财政局表示,在政府采购领域采取两方面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一是加大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政府采购时,预留份额比例提升,具体措施包括整体预留、预留采购包、联合体形式预留、合同分包形式预留。中小微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活动、享受扶持政策,只需要出具《中小企业声明函》作为中小企业身份证明文件。

二是以“六个率先”打造“六型采购”。1.数字采购 ,率先重构市区一体采购平台。运用“云算机+微服务”技术架构,重新构建上线深圳政府采购智慧平台,多维服务政采各方参与者,实现政府采购全流程在线办理、全流程数字化交易、便捷化服务和智能化闭环监管。2.公平采购,率先建立行政裁决工作机制。引入调解机制,在政府采购行政裁决程序中增加调解程序,提高争议解决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建立专家审理制度,在部分专业性强、案情复杂的案件中,引入第三方审理机制,提供专业意见,提高政府采购行政裁决的专业性和权威性。3.阳光采购 ,率先发布城市发展机会清单。在政府采购智慧平台,设立政府采购意向动态展示专栏,汇总政府采购意向,一键发布“城市发展机会清单”;年初预算批复后20日内,一揽子公开政府采购意向,年度执行中新增的采购项目,原则上不得晚于采购活动开始前30日公开采购意向。4.诚信采购 ,率先实行“承诺+信用管理”。根据供应商履约诚信状况,实现分级分类管理。将“自证资质”改为“信用承诺”,供应商在投标文件中作出资质承诺,即可参与深圳政府采购活动。5.无感采购,率先探索应用电子营业执照。企业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电子营业执照”微信小程序扫码认证,即可在线参与深圳政府采购活动,在全国率先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在政府采购领域的“一照通办”。6.无忧采购,率先开展政府采购订单融资。创新推出政府采购订单融资政策,中标(成交)供应商可凭借政府采购合同的预期回款,作为主要还款来源,向金融机构申请订单融资。搭建政府采购订单融资线上平台,设立“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

深圳发布个体工商户公共信用评价规范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印发《深圳市个体工商户公共信用评价规范》,这是广东省内首个针对个体工商户的公共信用评价规范,也是该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应用的又一重要成果。

一是《评价规范》充分发挥公共信用大数据在风险识别监测中的作用,将为个体工商户获得信贷、有关部门提供政务服务和开展信用监管等提供精准高效的支持。

二是《评价规范》深挖应用深圳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的全市73家信源单位21.31亿条数据,以基础性、公共性、多面性、针对性、适用性为原则设置评价指标,评价结果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

三是《评价规范》设置了基本信息、经营状况、遵纪守法、诚信守约、社会责任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一方面,综合加入经营者学历信息、司法数据和纳税信用评价等指标,兼顾了指标的多面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突出了“市场监管”业务特性,指标里面包括了个体工商户的注册信息、经营异常名录信息、信用承诺、市场监管投诉举报等信息,体现信用为监管赋能的作用。

四是根据评价指标模型,对该市151万余家个体工商户进行信用状况评价,评价结果可供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征信机构等参考使用,促进政务服务、金融扶持更高效地触达广大个体工商户。

福建多措施全面推进“电动福建”建设

近日,福建省工信厅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全面推进“电动福建”建设的实施意见(2023—2025年)》,提出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推动电动船舶全产业链发展等多条措施。

一是在增强福建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方面,《实施意见》从支持整车企业增产提质、引进培育产业链配套企业、加快推广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和针对性措施。比如,对年度产能利用率达到一定条件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给予单家企业最高1000万元的奖励;支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引进产业链配套企业,单家年度奖励资金最高达1000万元;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4A级及以上景区用车争取两年内基本改用新能源汽车等。

二是在支持电动船舶全产业链发展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对省电动船舶示范项目,按交付船舶电池动力总成价格的40%给予补助(其中,首批次示范项目按60%给予补助);打造闽江新能源船舶示范应用流域,力争到2025年闽江新造船舶主要使用新能源船舶;4A级及以上景区和城市内河新增船舶全部使用新能源船舶,两年内淘汰现有高能耗高排放老旧船舶;对配套服务电动船舶示范项目的动力电池充电设施,给予一次性设备购置补助,最高可达50万元。

三是在支持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发展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对于标准“光储充检”示范站建设,给予业主单位单站补助50万元;对于新兴的“换电模式”,支持组建动力电池租赁企业,对在购买和使用环节开展动力电池租赁等业务进行补助,全省三年补助资金安排最高可达1亿元。

四是在营造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有利发展环境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对新能源汽车(运营车辆除外)在政府投资的公共停车场等按时计费的,24小时内首次停车免收2小时车辆停放服务费;对已向邮政管理部门备案的新能源邮(快)件末端揽投车辆,在不影响道路通行的情况下,允许在城市非主干道上短时停靠;对悬挂新能源汽车号牌的货车(重型货车和危险物品运输车辆除外)在市区道路通行不限行。

重庆出台10条政策打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全产业生态

重庆近日出台《关于支持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十条政策》。

一是支持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等,最高给予2亿元奖励。二是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60%以上的财政资金用于粮油、休闲食品、预制菜等7大产业领域发展。三是支持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对100家领军企业、100家高成长型企业、100家服务保障企业新增贷款最高给予1000万元贴息支持。四是支持种养业主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五是支持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给予企业最高1000万元的补助。六是支持冷链流通体系建设,支持农产品交易市场、集散分拨中心、冷链物流示范项目建设,最高给予1000万元补助。七是支持宣传推广和品牌建设,实施“爆品”打造计划,对新授予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等,最高给予200万元奖励。八是加大头部龙头企业招商支持力度,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头部企业,入驻重庆后最高给予1000万元奖励。九是设立100亿元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基金,加强市与区县联动,积极引导产业项目落地。十是加大考核激励表彰力度,对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十佳园区、7大产业领域十佳企业,最高给予100万元奖励。

重庆:“一库一站一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是重庆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组建了“重庆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库”,聘请一批企业专家、行业专家和高校从事就业创业工作授课、研究及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政策咨询人员,运用各种形式为毕业生解答求职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惑。目前该专家库的成员已近300人,每年为高校提供巡讲、在线直播、个性化咨询等服务,直接服务学生10多万人次。

二是针对部分高校反映的就业服务指导不足的问题,重庆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联合人社部门分片区建立了10个高校服务站,申请专项配套经费,选派专人驻站。服务站对所属片区高校实施就业创业政策宣讲,面向高校师生定期举办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班,整合市内外专家资源到校开展培训,提升学校就业工作队伍水平和学生就业竞争能力。针对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较低、岗位不足的高校,服务站还积极组织用人单位进高校,协助高校开展园区访企拓岗对接、校企合作对接。

三是推动重庆市24365高校智慧就业平台建设,集聚4万余家用人单位、50万余个需求岗位,最大限度整合数据资源。该平台还通过收集毕业生求职意向,实现人岗智能精准匹配,“点对点”推送给单位和待就业学生。目前该平台已实现就业服务、手续一网通办,签订一份三方协议的时间由原来平均15天缩短到只需几小时,就业数据更加真实准确。

天津:17条措施为民营经济“加油”

日前,天津市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加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从5方面提出17项具体措施。

一是在完善制度机制,营造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环境方面,17条措施围绕营造一个有利于顺应市场化配置资源的运行机制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明确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用心用力服务民营经济、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完善公平竞争和市场监管制度、不断优化政务服务。

二是在拓宽投资领域,激发民间投资内生动力方面,17条措施围绕为民营经济发展开拓更大空间、创造更多机遇、搭建更广阔舞台明确提出,支持民间投资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制造业民间投资转型升级、释放民间投资科技创新活力、拓展民营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导民间投资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力争为民营经济创造更多发展机会。

三是在鼓励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民营企业有效投资方面,17条措施围绕支持民间资本积极盘活存量资产明确提出,公开向民间资本推介国有存量资产、支持高质量的民间投资项目参与基础设施REITs试点、加强存量资产优化整合、支持民间投资参与城市更新、鼓励民营企业利用旧厂房老旧商业设施等闲置资源腾笼换鸟发展新业态。

四是在加强融资支持,提升民营企业投资能力方面,17条措施围绕提高民营企业融资可获得性和便利化水平明确提出,拓展民间投资项目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民间投资项目、降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着力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融资环境,持续推动企业降本增效。

五是在强化合法权益保护,稳定民营经济发展预期方面,17条措施围绕平等保护企业各类权益和引导企业能力提升明确提出,依法维护民营企业产权和民营经济人士合法权益、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引导民营企业提高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安亭路126号邮编:200031电话:021-64728756

浙江省驻上海办事处  版权所有   Copyright zjszhb.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