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率先发布全国首份“科学传播发展指数报告”
2018-05-28
近日,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牵头联合同济大学等有关部门和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科学传播发展指数”研究工作。经过两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近日,在上海率先发布全国首份“科学传播发展指数报告”。
该份报告首次以2014-2016年全国科普统计年鉴中的信息和数据为依据,围绕科普人员、科普经费、科普场地、科普传媒、科普活动5个一级指标和对应分设的20项二级指标,通过科学合理的数学计算模型进行测算,得到量化可比较的可靠数值,从而分析和比对全国31个省(市)科普工作整体投入及成效,并从总体和分类上做了排序。
该报告重点分析了全国各省(市)科学传播发展程度呈现不均衡状态,发展较好的区域的指数值是排名较后省(市)的7-14倍,经济发展较快的较发达地区科普事业发展也较好,东部沿海省(市)总体情况好于中西部地区,西北地区各省的指数排名相对靠后。各省(市)在科普人员方面的发展最为均衡,数据的标准差较小,相对权重也较小,指数值均在3-10之间。
下阶段,上海还将持续加大研发力度,着力建立起国家、上海市两个层面的科学传播发展指数定期发布服务机制,努力形成一个科学、客观、独立的科学传播发展工作绩效评估体系,全面如实反映全国各省(市)、上海市各区科学传播发展工作状况。
进入测试
进入投票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附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