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要讯

长三角要讯

> 长三角要讯 > 长三角每周要讯2022(43)

长三角每周要讯2022(43) 2022-12-16

长三角每周要讯

2022年第43期   总294期

 

浙江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          2022年12月16日

目  录

科创聚焦

江苏开展“减负行动3.0” 专为青年科研人员而设. 3

江苏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立项工作. 4

经济热点

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母基金成立,首期规模200亿元. 5

上海普惠金融顾问服务枢纽揭牌 推动金融服务资源与实体经济精准对接  6

江苏医保六举措助力疫情精准防控. 7

产业动向

上海出台时尚消费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明确三大专项十大行动  8

上海出台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10

江苏制定出台节约用电助力电力保供专项行动方案. 13

江苏出台实施细则保障职校学生实习规范安全. 14

 

 

政策举措

上海自贸区保税局发布支持“全球营运商计划”十条措施. 15

上海出台方案进一步优化在线为企帮办服务工作. 16

江苏从三方面助企纾困解决高标准厂房不动产权确权问题. 18

南京五举措助力企业抢订单拓市场. 19

南京出台“强信心添动力促发展8条举措”. 21

经验交流

上海解纷“一件事”平台上线,市民可在线申请矛盾纠纷化解服务  22

江苏建设统一电子处方中心 处方实时流转费用实时结算. 23

江苏上线“高校毕业生就业掌上宝”. 25

安徽药品监管领域轻微违法免予处罚. 25

域外动态

山东在全国率先实现免证开办企业. 26

山东出台77条措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27

深圳颁发国内首批“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 29

深圳四方面“硬核”举措促进消费加快恢复. 30

重庆10措施全力支持帮助“两品一械”企业复工复产复市. 32

西部(重庆)科学城出台“软九条”加快建设软件产业发展新高地  33

 

 

科创聚焦

江苏开展“减负行动3.0” 专为青年科研人员而设

江苏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在全省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简称“减负行动3.0”),充分激发青年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减负行动3.0”坚持减负与激励并重、授权与服务并举,持续深化拓展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将更大力度支持青年科研人员担纲领衔、鼓励青年科研人员脱颖而出、改革青年科研人员考评机制、完善青年科研人员服务保障、优化青年科研人员成长环境。

“减负行动3.0”提出多个重磅举措。一是鼓励更多青年科研人员牵头申报项目,省重点研发计划中,40周岁以下(含)青年人才担任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0%;二是围绕该省重大战略需求和基础科学前沿,该省自然科学基金每年将支持1000名左右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科研人员开展创新研究;三是该省高校基础科学(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每年立项800项左右,将主要面向35周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牵头申报;四是该省自然科学基金年度经费原则上60%以上用于青年科技人才创新专题项目;五是完善项目考核评价方式,对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项目和实施周期三年以下的省科技计划项目,一般不开展过程检查,三年以上的项目原则上只开展一次现场监督检查,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勇闯科研“无人区”。

江苏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立项工作

日前从江苏省教育厅获悉,江苏开展2022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立项建设工作,以进一步引导高校持续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提高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江苏将遴选确定100个左右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立项建设专业名单。

全省本科高校在新工科建设方面基础较好、产教联动深入、办学成效显著的各类工科专业,可申报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申报专业应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注重产业需求导向,注重跨界交叉融合,注重支撑服务引领,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体系。共建方要求连续3年以上参与本专业人才培养,积极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实验实训指导与平台建设、专业课程教学等。合作企业(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是行业领军型企业,有省级以上重点研发机构,具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先进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可参与“卓工计划2.0专业”培养的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不少于30人。

根据遴选建设要求,通过学校自主申报、专家评审、结果公示、省教育厅审核公布等程序,遴选确定100个左右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立项建设专业名单。每所普通本科高校限申报3个专业。每个企业参与合作共建专业不得超过3个。

经济热点

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母基金成立,首期规模200亿元

12月14日,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母基金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上海国资母基金由该市国资委牵头推动,上海国投公司、上汽集团、上港集团等市属国企以及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虹口区政府、奉贤区政府等单位共同出资成立,上海国投公司旗下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负责基金管理。基金目标总规模500亿元,首期规模200亿元,重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市重大任务,加快国资布局优化和战略性产业培育,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上海国资母基金的发起股东,上海国投公司于2021年2月正式成立,专注于战略性持有市场竞争类企业股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和产业投资、受托管理划转社保基金股权等核心主业,是该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构建新型国有资本投资体系的重要举措。

上海普惠金融顾问服务枢纽揭牌 推动金融服务资源与实体经济精准对接

日前,由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与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上海市商联会、上海市室内装饰行业协会、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静安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东方美谷集团、闵行区江川园区、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梅川路商业街共同建立的上海普惠金融顾问服务枢纽正式揭牌。该服务枢纽旨在为实体企业提供公益、公允、专业的金融顾问服务,推动金融服务资源与实体经济的精准对接,支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服务枢纽的建立源于今年9月21日启动的上海普惠金融顾问制度。该制度主要为市、区两级产业服务平台提供专业化的金融人力资源支撑,坚持公益性定位、产业需求导向,由该市24家试点金融机构(16家商业银行、4家券商、4家保险)89名领导专家组建普惠金融顾问团,为量大面广的实体企业提供公益咨询服务。

目前,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已初步构建“线下+线上”的服务对接模式,一是与重点产业园区结对,常态化开展顾问进园区工作;二是在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微信公众号开通“普惠金融顾问”小程序,黄浦区行政服务大厅已率先开展服务试点,引导有需要的企业通过线上平台直达顾问,持续提升普惠金融顾问服务的广度与深度。

江苏医保六举措助力疫情精准防控

江苏省医保局12月11日发布消息,出台6项举措助力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保障群众生产生活。

一是向定点医疗机构提前预拨部分医保资金。各地根据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服务、协议执行和运营情况,对定点医疗机构提前拨付不少于2个月医保资金,2022年度清算时不予回扣;定点医疗机构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范围。

二是建立疫情防控药品耗材绿色采购通道。对国家卫健部门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中涉及的药品(医用耗材)实施绿色挂网通道,符合阳光挂网政策的随报随挂,第一时间供医疗机构采购使用。建立重点供应企业沟通联络机制,实时监测省平台采购供应情况,保障药品(医用耗材)及时配送到位。

三是全力做好新冠疫苗和接种费用保障。常态化做好新冠疫苗及接种费用保障工作,及时上解并足额预付新冠疫苗采购资金,及时高效结算费用,全力保障一线接种工作,助力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

四是畅通各类医保服务渠道。充分依托各类医保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实现所有医保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等“不见面”办理全覆盖。进一步畅通业务办理渠道,持续梳理简化服务流程,积极引导通过电话办、传真办、邮寄办、承诺办、容缺办、上门办等多种方式办理业务,全力保障参保单位、参保人员、定点医药机构等各类服务对象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高效、便捷的医保服务。

五是保障慢性病患者用药需求。支持定点医疗机构根据参保患者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门诊慢性病开药量,有效减少参保群众到院就诊配药次数和往返频次。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情明确、稳定且按照临床规范需要长期服用固定药物的患者,经诊疗医生评估后,单次处方量可放宽至3个月。

六是支持群众线上就诊问医。鼓励符合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按规定程序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为本设区市参保的患有常见病、慢性病复诊病人提供临床路径清晰、技术规范明确、对诊治疾病具有实质性效果的门诊医疗服务。定点医疗机构“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与线下医疗服务执行相同的目录、医保支付类别和支付标准。

产业动向

上海出台时尚消费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明确三大专项十大行动

日前,上海市经信委、发改委、商务委等六部门出台《上海市时尚消费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到2025年,实现产业规模超5200亿,年均增速5%。培育3-5家营业收入千亿级领军企业集团,20家百亿级头部企业集团,200家十亿级重点企业。推动数字技术在制造端和消费端场景应用,建设10个时尚消费品产业智慧工厂,100个时尚消费品产业特色数字化应用场景,1000个时尚消费品与购物、服务、文化融合场景。建设3-5家时尚消费品特色产业园区及一批市级精品园区、时尚创意示范空间等。

行动计划指出,该市将重点聚焦“时尚八品”,围绕关键提升路径打造高质量创新供给体系,面向新需求进一步推进时尚消费品产业强链补链固链。具体包括:服饰尚品、化妆美品、精致食品、运动优品、智能用品、生活佳品、工艺精品、数字潮品。

行动计划提出,重点实施“三大专项,十个行动”。(一)数字创新升级推进专项。涵盖4个行动:一是科技研发新策源行动,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发展需求驱动的产品研发模式,推动数字孪生技术在产品各环节中应用。二是数字制造新赋能行动,探索柔性生产、敏捷定制等高品质精益制造模式,发展智慧化、可视化、透明化的智慧供应链。三是品牌建设新引领行动,深化品牌矩阵建设,加强品牌引领示范企业培育,提升品牌数字化管理能力。四是创意设计新增效行动,支持创建各级工业设计中心和引领示范企业,发布“上海设计100+”。

(二)载体场景优化提升专项。涵盖3个行动:一是产业载体新布局行动,布局1+9“时尚星云”产业空间。加强“双循环节点”产业共创平台建设。二是消费场景新融合行动,引导企业布局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消费场景,推进时尚消费品同生活性服务业态融合。三是国潮文化新风尚行动,支持传统文化与现代要素相融合,聚焦用好用活传统文化资源,深度应用先进增材制造技术,人工智能等,带动消费品品牌建设升级。

(三)时尚生态体系建设专项。涵盖3个行动:一是绿色低碳新赛道行动,支持科技型、功能型、环保型新材料和原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二是要素集聚新支撑行动,引育一批海内外时尚消费品领域产业领军人才,依托本市各项人才计划,打造高水平人才团队。三是时尚出品新认证行动,研究制定“上海时尚出品”遴选标准,开展认证实践,发布“上海时尚100+”,支持创建市级时尚引领示范企业。

上海出台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日前,上海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科委、市生态环境局共同研究制定了《上海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每年实施约500家企业结构调整;以能效提升为主要抓手,实施节能降碳“百一”行动,力争平均年节约1%用能量;推进钢铁、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4%。到2030年,钢铁行业吨钢碳排放量强度较2020年下降15%,石化化工行业碳排放总量不增加,力争有所减少,能耗强度持续下降。确保2030年前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

方案明确九大任务:(一)实施产业结构升级。一是打造先进高端产业集群。二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风险企业,压减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低端加工型、低效用地型等制造企业。三是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对“两高一低”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二)推动重点行业降碳。一是推进钢铁行业碳达峰。加快推进电炉项目建设和高炉调整,“十五五”推进高炉产能逐步转向电炉。二是推进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在上海化工区推进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碳中和关键新材料等产业为主的“园中园”建设。三是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推动钢铁、炼油、乙烯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建立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能效清单目录和能效台帐。(三)加快工艺技术创新。一是推动低碳技术重大突破。围绕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攻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二是丰富低碳技术产品供给。定期发布绿色技术目录,组织技术推广和供需对接。(四)促进供用能系统降碳。一是完善工业用能结构。2022年起新建工业厂房至少使用一种可再生能源,屋顶面积安装光伏不少于50%;推动既有工业厂房屋顶可利用面积安装光伏,到2025年安装不少于1GW,到2030年实现应装尽装。二是推进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三是提升工业电气化水平。四是推进重点用能系统能效提升。实施电机、变压器等能效提升计划。重点推广稀土永磁、磁悬浮、变频等新型节能机电设备。(五)深化资源综合利用。一是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二是强化行业和区域协同处置能力。探索建立长三角区域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设施白名单制度,建立供需信息共享机制,以废酸等危险废物和焚烧炉渣为重点,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协同处理机制和设施共建共享机制。三是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六)推行绿色制造体系。一是夯实绿色低碳制造基础。完善绿色制造和绿色供应链体系。二是打造重点领域绿色低碳示范。打造 10 家标杆绿色工厂,形成 10 条具有代表性的绿色供应链,培育10 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三是全面提升清洁生产水平。深入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开展源头控制与过程削减协同,对重点行业实施节能、节水、节材、减污、降碳等系统性清洁生产改造。(七)实施数字赋能降碳。一是推动数字赋能低碳制造。开展资源调度、监测管理、深入分析等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突破。二是加快数字赋能节能服务。培育10 家以上具有影响力的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专业服务商。打造30 个以上能源领域数字化应用场景。(八)强化重大科技攻关。一是打造前沿技术科技创新高地。二是开展低碳零碳技术应用示范。(九)深耕减碳能力建设。一是强化绿色低碳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鼓励相关行业协会研究制定发布和推动实施高于国家和地方标准的团体标准。三是发挥金融降碳潜能。鼓励金融机构扩大绿色信贷规模。鼓励发展重大节能低碳环保装备融资租赁业务。

江苏制定出台节约用电助力电力保供专项行动方案

江苏省工信厅、省发改委、国网江苏电力等八部门日前联合制定《江苏省节约用电助力电力保供专项行动方案》。目标到2023年,全省在役高效节能电机占比20%以上;高效节能变压器在网运行比例提高10%,当年新增高效节能变压器占比75%以上。到2025年,全省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7%以上,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综合能耗较2020年分别下降6%、7%。

《行动方案》提出,严控超高能耗、超大规模、过度亮化、造成光污染的媒体墙、灯光秀等景观照明项目建设运行;优化完善全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平台和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将重要区域以及在重要单体建(构)筑物设置的景观照明和路灯照明分级纳入集中管理,降低景观与市政照明总体用电负荷;完善常态化节能监察机制,组织对全省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实施计量审查。试点开展居民社区有序充电和统建统营,鼓励车企随车配备有序充电桩;“十四五”期间建成节能低碳示范单位350个、“能效领跑者”80个。

江苏出台实施细则保障职校学生实习规范安全

江苏省教育厅、工信厅、财政厅等8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江苏省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实施细则》,自12月26日起施行。

《细则》划出1个“严禁”、21个“不得”政策红线,重点包括严禁以营利为目的违规组织实习,不得跨专业大类安排实习,不得强制安排学生到指定单位实习,不得仅安排学生长时间从事简单重复劳动,不得向学生收取实习押金、培训费、实习报酬提成、管理费、实习材料费、就业服务费或者其他形式的实习费用,不得扣押学生证件,不得安排学生从事较高风险的实习、节假日实习和加班等,刚性保障实习的规范、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提升实习质量。

《细则》明确,实习单位对参加岗位实习的学生,应当参考本单位相同岗位的报酬标准和工作量、工作强度、工作时间等因素,给予适当的实习报酬。对在实习岗位相对独立参与实际工作、初步具备实践岗位独立工作能力的学生,原则上应不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工资标准的80%或最低档工资标准,且不得低于当地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并按照实习协议约定,以货币形式及时、足额、直接支付给学生,原则上支付周期不得超过1个月,不得以物品或代金券等代替货币支付或经过第三方转发。

该省推动建立学生实习强制保险制度,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当为实习学生投保实习责任保险,责任保险范围应当覆盖实习活动全过程。实习责任保险费用由学校或企业支付,不得向学生另行收取或从学生实习报酬中抵扣。学生在岗位实习期间,应由实习单位为实习生统一购买工伤保险。

政策举措

上海自贸区保税局发布支持“全球营运商计划”十条措施

12月15日,上海自贸试验区保税区管理局发布《支持“全球营运商计划(GOP)”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域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GOP十条”),以促进加入GOP计划的企业能够面向全球、配置全球、服务全球,不断做大市场、做大增量、做强能级。

“GOP十条”,涉及四个方面共十条举措:一是在业务拓展方面,支持GOP企业配置全球资源,满足相应条件或达到一定标准的,给予一定专项扶持奖励。二是在总部发展方面,支持GOP企业增能升级,发展成为总部。比如,升级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营业额方面满足一定条件的,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三是在支持创新方面,支持GOP企业发展离岸转手买卖、大宗商品贸易、境外投资等业务,满足相应条件或达到一定标准的,给予一定奖励。同时,对符合条件的从事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的GOP企业,优先支持享受自设立之日起5年内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四是在综合服务方面,为GOP企业外省市员工办理居住证积分、居转户和直接落户等梯度化人才引进提供便利支持;优先支持GOP企业申请特殊人才引进。在浦东新区工作满4年、每年在中国境内实际居住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GOP企业外籍华人,可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

上海出台方案进一步优化在线为企帮办服务工作

上海市日前发布《进一步优化在线为企帮办服务工作方案》,明确2022年底前,整合为企服务入口,上线“随申办”企业云,设立“12345”热线企业专席。全面提升企业办事、求助、热点政策响应速度,“线上专业人工帮办”实现1分钟响应、90%解决率;“12345”热线三方通话直转业务部门专业人员接听,接通率90%。推进首批54项依申请企业高频事项接入“线上专业人工帮办”和“12345”热线三方通话。聚焦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稳岗扩岗等热点政策,推出“免申即享”“政策体检”、政策解读、视频辅导等多渠道服务。2023年底前,新增50项依申请企业高频事项接入“线上专业人工帮办”和“12345”热线三方通话。深化数据赋能,实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政策体检”全面覆盖。推进全市统一知识库建设,提升智能化水平,支撑帮办人员提升服务效能,涉企智能客服解决率达到60%。

方案提出五方面工作任务:(一)构建惠企政策服务体系,形成统一、泛在的服务入口。一是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惠企服务体系。二是打造移动端“随申办”企业云APP。三是设立“12345”热线企业专席。(二)强化专业帮办队伍建设,建立分级响应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分级响应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要求。企业办事、求助、热点政策享受等需求为第一优先级响应,其他咨询类为第二优先级响应。在工作时段,“线上专业人工帮办”原则上要达到1分钟首次响应,90%解决率;“12345”热线三方通话直转业务部门专业人员接听,接通率原则上要达到90%。二是强化专业帮办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明确工作职责。(三)强化数据赋能,创新为企服务模式,健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机制。一是加强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对企业进行分类“画像”。二是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实现智能匹配、快速兑现。三是创新解读方式,提升政策解读的可读性、有效性。四是依托“随申办”企业云,搭建“政企直连”直通通道。(四)健全知识库运营工作机制,提升线上帮办的智能化服务能级。一是健全知识库更新维护工作机制。在新的政策文件实施前1个工作日,应当将相关问答更新至知识库;对于有效解答应当同步更新到知识库,未能解答的咨询,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将答复口径补充到知识库。二是强化线上帮办平台功能支撑。拓展“用户问题收集”和“答案及时更新”功能,实现问题清单的及时汇聚和答案库的快速迭代更新。(五)强化在线为企服务全流程闭环监督管理,推动完善政策制定实施机制。一是切实发挥中国政府网网上调研平台及本市各级政府门户网站意见征集平台作用,把握好政策出台和调整的时度效,科学设置施行准备期和过渡期条款。二是建立政府部门与企业、行业协会商会常态化沟通平台,及时了解、回应企业诉求。三是建立健全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题线索核查处理机制。四是加强绩效考核。五是加强为企服务宣传。

江苏从三方面助企纾困解决高标准厂房不动产权确权问题

12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微发布消息,点赞江苏省近期在助企纾困过程中,从政策破题、改革破冰、推进破局三方面,切实解决企业高标准厂房办理不动产权证问题。

一是省级政府部门勇于政策破题。针对工业企业反映较多的高标准厂房只能办理一本产权证,很大程度制约企业融资问题,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江苏省自然资源厅积极推动厂房不动产登记改革,提请省政府制定出台“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着力稳定经济增长政策措施”,其中明确“在不改变土地出让合同约定前提下,对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高标准厂房,可申请分幢(层)办理不动产权证书”。

二是各地市行政部门改革破冰。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制定出台工业高标准厂房不动产登记指导意见,明确政策适用范围、分层按幢登记的方式方法。江苏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实践探索。常州率先出台工业项目不动产分割及分割转让不动产登记操作规程,明确按幢登记程序;苏州以张家港作为政策试点开展先行先试,进一步扩大分幢(层)登记的厂房适用范围;南京打造上下联动、线上线下同步服务模式,设置专人专岗,“一对一”提供高标准厂房分幢(层)登记业务咨询和指导,实现手续齐全“即来即办,当天领证”。

三是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扎实开展政策落实情况督导和服务,并赴常州、苏州、徐州等地实地走访部分企业,专题调研工业企业分幢(层)办理不动产权证政策实施推进情况、存在问题等,协调解决改革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动惠企措施加快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南京五举措助力企业抢订单拓市场

南京市近日印发《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若干措施》,提出五项务实举措,助力企业出海“抢单”。

一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支持企业在深耕欧盟、东盟、美国、日韩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强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重视发展新兴市场及RCEP成员国市场。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南京外贸企业赴境外参加展会、拜访洽谈等商务活动中,所产生的出入境机票费用和入境隔离费用,按照不超过50%的比例给予支持。其中单次往返亚洲国家和地区机票最高补贴4000元/人次,单次往返亚洲以外国家和地区机票最高补贴8000元/人次。三是优化出行手续办理。建立“走出去企业出国(境)事前备案”制度,提前对接了解企业人员商务出国(境)具体需求,帮助企业做好外派人员出入境备案。推进“预约办证、专窗受理、手续简化”的出入境证件办理便利化措施落地落实,对有紧急商务出境需求的企业开辟加急办证绿色通道。为企业出境人员提供便捷、高效的APEC商务旅行卡办理服务,享受出入境专用通道。四是提升出入境保障水平。开行南京禄口机场“国际商务班机”,为江苏省、南京市及南京都市圈外贸企业和招商团组人员出入境提供高效的通关保障、转运隔离等服务。支持省内及南京都市圈城市公务机在宁入境,为在宁入境公务机提供时刻协调、代办引导、专用通道等礼遇服务。五是支持企业参会参展。积极鼓励办展企业(机构)争取国际、国内知名展会资源,助力本地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对本市企业出境参会参展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南京出台“强信心添动力促发展8条举措”

《南京市强信心添动力促发展若干举措》已经于日前正式印发,南京将在强投资、扩需求、优保障等三个方面采取八项务实举措,以最大努力实现今年经济增长最好结果,同时为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夯实基础。

 “8条举措”包括:优化投资环境强服务、扩大有效投入强保障、聚焦项目建设强统筹、提振消费信心强活力、丰富文旅供给强复苏、抢抓内外市场强拓展、降低资金成本强扶持、挖潜就业岗位强组织等。一是优化投资环境强服务方面,南京将畅通12345“一企来”企业服务热线,快速、高效解决企业应急诉求。二是扩大有效投入强保障方面,将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特大城市住房用地供应机制,大力发展养老地产、旅游地产、体育地产等功能性地产。三是聚焦项目建设强统筹方面,将对列入省、市重大项目清单的项目,开辟审批服务绿色通道,提供全流程代办帮办贴心办服务,打造最高效便利的项目建设环境。四是提振消费信心强活力方面,将灵活运用信贷支持、退税优惠等政策,满足人民群众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五是丰富文旅供给强复苏方面,南京将抢抓元旦、春节等传统节庆消费机遇,精心策划组织一批重大展会、节庆活动等,带动提升文旅市场流量热度。六是抢抓内外市场强拓展方面,将继续开行“南京国际商务班机”,为全市外贸企业和招商团组人员出入境提供高效的通关保障、转运隔离和优先升舱等礼遇服务。七是降低资金成本强扶持方面,将鼓励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创设更多面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专项贷款产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八是挖潜就业岗位强组织方面,将新建12家南京青年人才驿站,免费为符合条件的留宁、来宁高校毕业生提供过渡性住宿。

经验交流

上海解纷“一件事”平台上线,市民可在线申请矛盾纠纷化解服务

12月15日起,上海解纷“一件事”平台同时登陆“随申办”和“一网通办”,平台设有矛盾纠纷统一申请入口,对接调解、仲裁、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等10类纠纷化解途径,整合全市各类解纷资源,实现矛盾纠纷“一口申请”,为市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化解矛盾纠纷法律服务通道。

该平台是由该市司法局牵头,全市17个部门和单位参与建设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信息化平台。平台首批对接了该市司法局、市工商联、市妇联、市农业农村委、上海银保监局等5家单位旗下的6600多家解纷机构,为市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提供人民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等服务,涉及430多种纠纷类型。

纠纷当事个人或者当事单位,可以手机登录“随申办”或者电脑登录“一网通办”,进入解纷“一件事”主题模块,根据系统页面提示填写相关信息。系统将根据申请人所填信息,智能匹配适宜的解纷机构,供申请人查看和选择。申请人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其中一家解纷机构,阅读、确认系统提示后,即可提交申请。申请人所选择的解纷机构可即时收到申请人提交的申请,解纷机构的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电话联系申请人,指导申请人办理后续事项。

后续,该平台还将不断升级,逐渐实现调解、民商事仲裁、劳动仲裁、土地仲裁、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等解纷途径全覆盖,并与诉讼程序有机衔接,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多样的纠纷化解法律服务。

江苏建设统一电子处方中心 处方实时流转费用实时结算

12月13日从江苏省医保局获悉,该省正在建设全省统一的电子处方中心,将按照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原则,指导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接入中心,实现处方实时流转、费用实时结算。

电子处方中心以服务参保人为核心,将参保人就诊、定点医疗机构开方上传、定点零售药店购药结算等主要环节进行串联,实现参保人方便快捷就诊购药,无感享受医保待遇。此外,中心还建有查询统计功能,对处方数据和状态信息实时查看,对流转至药店的药品用量、使用人次及费用等数据进行统计,对电子处方信息进行智能监管。

目前,各地正在抓紧对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进行系统改造、联调测试。按照计划,今年年底前,定点三级、二级医疗机构和部分定点零售药店接入电子处方中心,实现“双通道”管理药品、集采药品、部分“国谈药”等处方流转和费用实时结算。明年起推进完善服务功能和应用范围,实现门诊慢性病、特殊病相关药品处方在定点医药机构之间的流转、费用实时结算;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进一步实现线上问诊、处方流转、在线支付结算、送药上门一体化服务。

该省医疗保障局、省卫健委、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定期会商等工作协同机制,围绕处方用药审核、处方外配服务、处方数据安全等共同研究制定相关数据标准、业务规范以及实施路径。三部门将加强电子处方数据信息共享共治,同时充分挖掘处方大数据,对用药规范性、合理性、经济性开展分析,为医保支付方式管理、门特慢病管理、门诊共济保障、带量采集结余留用考核等提供数据支撑。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宽应用场景,加强与医保电子凭证中心、医保移动支付中心一体应用。

江苏上线“高校毕业生就业掌上宝”

12月15日,由江苏省人社厅打造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掌上宝”正式上线运行。这是江苏为满足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求职新需求、应对用人单位招聘新模式打造的数字化求职新平台。

“就业掌上宝”充分汇聚江苏知名企事业单位、上市公司、科研院所以及“专精特新”“瞪羚”等企业的海量优质岗位,并经人社部门审核把关后向社会发布,是集招聘、求职、培训、查询服务为一体的专业性、权威性、公益性服务平台。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可通过江苏智慧人社APP、微信公众号和微信小程序等登录“高校毕业生就业掌上宝”,实时了解最新就业岗位,直接投递意向岗位。供需双方还可以在“掌上宝”直接洽谈,发放就业offer,查询人事档案。

“高校毕业生就业掌上宝”可根据学生特点提供智能化精准推荐,根据毕业生“定位城市+浏览岗位记录+搜索关键字”,结合个人简历中学历、专业、求职意向、薪资等信息实现个性化精准筛选推荐岗位。

安徽药品监管领域轻微违法免予处罚

安徽省近期制定出台了《安徽省药品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清单》,明确了免予处罚的具体事项情形及适用条件。

清单所列的免罚事项共15条,涵盖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生产、经营、使用领域。从违法情形看,一类为无主观过错的违法行为,其余为虽存在主观过错,但属于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违法行为。从违法行为免罚依据看,免罚事项主要分为法律明确规定可以免予处罚的事项等四类。清单详细列明每项免予处罚行为的适用条件、实施依据,并明确说明“初次违法”“危害后果轻微”“及时改正”等条件综合判定因素,方便执法人员掌握。

对于免予处罚的相对人,遵照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其及时改正违法行为,并通过进行告诫、约谈、限期整改、说服教育、劝导示范、法治宣传、行政指导等多种手段督促其提升自主合法经营意识,依法依规从事市场活动。

域外动态

山东在全国率先实现免证开办企业

12月12日从山东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该省推动“无证明之省”建设又有新突破,在全国率先实现免证件开办企业。申请人无需提交相应的纸质证明材料,通过“一窗通”平台即可免证办执照。

居民身份证、营业执照、事业法人登记证、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是办理企业登记注册常用的五类投资主体身份证明材料。在已经实现企业登记领域应用电子身份证和电子营业执照的基础上,该省今年又加大数据共享应用力度,推进省内事业法人登记证、社团法人登记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电子化信息在企业登记领域的应用,实现了与企业登记注册相关的五类常用证照证明的全覆盖,实现了各类市场主体的设立、变更、股权出质登记和备案等所有登记注册业务类型的全覆盖。

申请人在申办需要提交使用上述五类证照证明纸质材料的业务时,只需通过企业开办“一窗通”服务平台,录入相应的证照证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及单位名称,即可由系统自动调取相关证照证明PDF信息和照面基本信息,无需提交相应的纸质证明材料。

山东出台77条措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近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实施意见》,提出5个方面、23项重点任务、77条具体措施。

一是进一步破除隐性门槛,推动降低市场主体准入成本。《实施意见》从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着力优化工业产品管理制度、规范实施行政许可、切实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持续便利市场主体登记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市场主体对隐性壁垒的意见反馈渠道和处理回应机制、规范全省工业产品生产者销售者质量信用分类监管、制定行政许可清单事项实施规范及办事指南、健全全省一体化“企业码”服务体系、全面清理各地区非法设置的企业跨区域经营和迁移限制等15条落实措施。

二是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推动减轻市场主体经营负担。《实施意见》从严格规范政府收费和罚款、推动规范市政公用服务价外收费、着力规范金融服务收费、清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着力降低物流服务收费等方面,提出了在交通物流、金融、中介机构等领域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整治,严厉整治非电网直供环节违规收费行为,重点整治银行未按规定披露服务价格信息等问题,制定关于促进行业协会商会健康规范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口岸、货场、专用线等货运领域收费监管等15条落实措施。

三是进一步优化涉企服务,推动降低市场主体办事成本。《实施意见》从全面提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持续优化投资和建设项目审批服务、着力优化跨境贸易服务、切实提升办税缴费服务水平、持续规范中介服务、健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深化“无证明之省”建设、探索建立部门集中联合办公、手续并联办理机制、依托“单一窗口”实现通关流程全程可视化、推动出口退税全流程无纸化、全面实施行政许可中介服务收费项目清单管理、推动实施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等24条落实措施。

四是进一步加强公正监管,切实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实施意见》从创新实施精准有效监管、严格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切实保障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全面实施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完成省、市、县三级监管事项标准化提升并实行动态调整,持续开展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行动,加快推动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地方分中心建设等12条落实措施。

五是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切实稳定市场主体政策预期。《实施意见》从不断完善政策制定实施机制、着力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坚决整治不作为乱作为等方面,提出了建立健全重大政策评估评价制度,建立完善政务诚信诉讼执行协调机制,充分发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政务服务平台等渠道作用,及时查处市场主体和群众反映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等11条落实措施。

深圳颁发国内首批“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

深圳依托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及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优势,率先在国内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实践。近日,深圳市前海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广东省坤舆数聚科技有限公司获颁全国首批“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 

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的颁发,是借鉴知识产权制度构建数据产权制度的关键一环。我国数据企业特别是中小规模的数据企业对于自己加工处理后形成的数据集合,既“不能交易”也“不敢交易”。积极探索构建数据产权制度、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实践或将成为破题的“钥匙”,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在数据要素流通中“不能交易”及“不敢交易”的问题。

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依托深圳市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服务平台和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系统,为数据处理者提供“数据哈希值存证——登记申请——材料审核——信息公示——证书发放”全流程服务,开发建设的国内首个专注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的信息化系统“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系统”已经正式上线。“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将作为单位和个人持有相应数据的初步证明,可应用于数据交易、数据保护等领域,推动数据资产的价值挖掘、权益保护和合规交易流通,进一步释放数据要素潜力。

深圳四方面“硬核”举措促进消费加快恢复

12月8日,深圳市商务局会同各区、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推出四方面“硬核”工作举措。

一是继续组织开展“新一轮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购置补贴”活动,通过“即买即享”方式,对消费者购买符合条件的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最高按照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且不超过2000元。新一轮补贴活动将于12月9日启动。同步策划“家电消费节”,组织国际国内知名品牌、销售企业配套开展家电数码产品“以旧换新”等补贴活动,鼓励市民购买优质家电数码产品,提高生活品质。

二是继续实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对购买符合条件的小汽车并完成注册登记的,给予3000元或5000元奖励。同时还可叠加享受市工信局新能源汽车置换补贴及各区汽车补贴政策。同步将组织开展各种规模的汽车展销活动,支持汽车厂家、销售企业、金融机构等各方推出换新补贴、刷卡返现、现金优惠、延保服务等多重补贴,助力汽车消费,更好地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三是组织各区以多种形式发放消费补贴,同时支持全市主要的购物中心、商业街区、品牌企业策划“新年欢乐购”“年货节”等线上线下主题活动,支持新开业的大型商场举办促消费活动,营造全城联动的促消费氛围。

四是优化管理服务激发消费活力。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各区和各管理部门支持消费企业有序开展“外摆经营”,举办特色集市活动,延长营业时间,丰富早市生活、发展夜间经济。科学完善夜间消费管理机制,协同优化夜间停车、交通、灯光、治安等城市综合配套,充分释放市场活力,更好地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

重庆10措施全力支持帮助“两品一械”企业复工复产复市

日前,重庆市药监局研究出台10条助企纾困措施,全力支持帮助该市“两品一械”(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企业复工复产复市。

一是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药品批发企业经营许可、药品零售连锁总部经营许可延续申请事项,因疫情原因在有效期届满前未完成现场核查的,依据日常监管情况,直接作出许可决定,后续适时开展监督检查。对疫情防控用药品、医疗器械的生产许可事项,实行优先审批。继续畅通“网上办”“邮寄办”申请渠道,审批结果免费邮寄送达。

二是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开展加强防控疫情药品关键技术和对具有潜在治疗新冠肺炎药物的科研攻关,对于药品注册联合核查项目和药品注册抽样,及时与企业沟通情况,尽快安排现场核查和抽样。

三是支持该市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积极开展药物临床试验,建立健全沟通反馈机制,加强与药品生产企业、药物研发机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对接,主动服务,提前介入,有效推进有关研究项目。

四是该市在审的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因受疫情影响,补正资料过程中确因检验、临床试验等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的,可提交延期申请并提供真实有效的证明材料(如合同、协议、付款凭据等),出具书面承诺,经市药品审评查验中心审核同意,补正资料期限可延长一年。

五是积极与国家药监局衔接,推动该市研发的新冠病毒相关产品进入国家局第三类医疗器械应急审批通道。

六是继续落实减免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费相关政策。对进入医疗器械应急审批程序并与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防控产品,减免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费。

七是举办线上课堂切实加强对化妆品企业的培训,帮助企业提高备案质量,助推产品快速上市。对确因疫情影响不能按时完成备案质量督查问题整改的企业,予以延期。

八是贯彻落实互联网药品销售管理办法,支持零售药店按照“线上线下一致”的原则,开展“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新型配送方式,满足群众购药、送药的需求。

九是积极指导企业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特别是复工复产复市企业因原材料供应、设施设备、环境条件、关键岗位人员等发生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隐患。

十是深入开展“安全用药月”活动,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政策宣讲、新冠病毒科普教育、疫情防控产品特点介绍等。

西部(重庆)科学城出台“软九条”加快建设软件产业发展新高地

西部(重庆)科学城近日制定出台了《促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九条措施》(简称“软九条”),从保障经营场地、奖励优秀人才、保障人才住房、支持人才培养、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产品研发、开放应用场景、支持平台建设、支持赛会举办等方面出台支持措施,加速产业及创新资源集聚,打造软件产业发展新高地。

其中,在保障经营场地方面,对租赁高新区内国有商业物业办公的新设及市外迁入企业,经认定后按一定标准配置办公场地并给予前三个经营年度租金减免。

在奖励优秀人才方面,实施软件菁英计划,每年综合考虑产业和经济贡献、专业和技术水准、创新和创业能力等要素评选出一批软件优秀人才,并按照其年度工资薪金收入给予一定比例奖励,最高50万元。

在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方面,鼓励非软件企业剥离内部涉软业务,投资组建独立法人软件企业。对年营业收入首次达到2000万元及以上的新组建企业,择优按营收的2%给予一次性奖励,最高100万元。鼓励企业通过兼并或收购取得重点软件企业或者软件类“小巨人”“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经评估后给予并购方最高500万元奖励。对新入选的国家鼓励重点软件企业、市级重点软件企业择优分别给予100万元、20万元奖励。

在支持产品研发方面,对经认定的重庆市“首版次”软件产品和经适配及认定的“信创”软件产品,经评价后对其研发或适配支出给予研制单位最高150万元的资金补助。

在支持平台建设方面,支持企业搭建软件开发、开源社区、算法算力、检验检测、适配认证等公共服务平台,经评价后对建设及运营支出给予最高300万元补助,投运后前三年视其运营成本和服务绩效给予每年最高100万元的运营补助。对入选国家及市级的重点软件公共服务平台择优分别给予100万元、20万元奖励。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安亭路126号邮编:200031电话:021-64728756

浙江省驻上海办事处  版权所有   Copyright zjszhb.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