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每周要讯2022(38)
2022-11-04
长三角每周要讯
2022年第38期 总289期
浙江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 2022年11月4日
目 录
科创聚焦
上海征集元宇宙重大应用场景需求,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将支持. 3
上海启动“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 4
上海立法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优化揭榜挂帅机制. 5
经济热点
上海立法促进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发展. 6
上海港与连云港港合资设立平台公司深化合作. 7
产业动向
上海市嘉定区年底率先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高快速路开放测试. 7
上海出台“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 明确十大重点工程 8
江苏省发布文旅人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10
政策举措
上海提出5大任务13项举措全面推进口岸数字化转型. 11
上海拟出台住房租赁条例 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 13
江苏出台文件推进“带押过户”降低二手房交易风险和成本. 14
安徽省省级政府公物仓获批全国创新试点建设. 15
经验交流
上海首次试点地下垂直掘进建设智能机械停车库. 16
上海正式上线“以图查房” 不动产登记又添便民新功能. 17
江苏三方面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 18
江苏发布口袋公园建设指南. 19
域外动态
山东出台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办法. 20
山东明确从四个方面持续推动工业设计发展. 21
山东打造综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服务载体 最高700万补助支持 22
山东出台工程建设项目远程异地评标管理办法 四类项目优先采用. 23
广东出台数字政府基础能力均衡化发展实施方案 提出多项创新举措 24
广州开出“法治良方”助企纾困. 26
财政部:支持深圳在全国税制改革中先行先试. 27
科创聚焦
上海征集元宇宙重大应用场景需求,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将支持
10月28日,上海市经信委官网发布关于征集上海元宇宙重大应用场景需求“揭榜挂帅”的通知。
征集范围为:重点面向商业运营、课堂教育、文旅出游、品牌娱乐、智能制造、医疗健康、协同办公、数字城市等该市元宇宙领域在建或拟建重大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建设需遵循要求:一,示范推广。征集场景应对标前沿,在元宇宙领域内有引领带动作用,在该市乃至国内能够形成标杆示范效应,具备可复制性、可推广性;二,群智赋能。征集场景应围绕VR、AR、智能芯片、数字资产、数字人(应用场景、开发设计工具等)、数字场景(制造、商贸、医疗、文体、社交、会展、物流、新消费等全行业全领域场景)等领域,推动实现技术融合、产业融合、数据融合以及跨层级、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同联动。申报主体为该市有关部门、重点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等机构单位。申报主体应具备支撑应用场景建设和运营的必要基础。
通知指出,该市经信委对征集到的应用场景需求进行遴选,择优作为2022上海元宇宙重大应用场景“揭榜挂帅”项目,在此基础上推动打造示范项目。揭榜后投入实际建设的项目,对其中符合条件的,将优先在该市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中给予支持。对纳入应用场景解决方案的创新产品,优先推荐纳入《上海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
上海启动“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
10月30日举行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科学T大会”上,由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上海中心与上海市教委联合实施的“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将每年在上海遴选100名有良好科创基础和科创潜质的中学生,经过一年精心培育之后,评选出10名“未来科学家”,并在第二年的 “科学T大会”上登场亮相。
“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采用“导师制”,世界顶科协会上海中心将给学员邀请顶科导师,全程一对一指导学生的科研项目。学员培养计划主要由“科学素养提升营”“云端学院”“科学沙龙”“青科团队创新实践活动”四部分组成。科学素养提升营,聚焦于补足学员在学科领域基础知识和必要科研技能上的不足,强化基础,提升逻辑性;云端学院和科学沙龙,则通过科学视频资源、青年科学家连线等方式,扩展学员在学科前端领域和交叉领域的涉猎,学会多视角看待问题,提升发散性;青科团队科学实践活动,能够让部分学员加入青年科学家团队,在科学家亲自指导下,获得深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汇聚性。
上海立法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优化揭榜挂帅机制
近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浦东新区优化揭榜挂帅机制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若干规定》。
《若干规定》明确,通过赛马制选贤任能,鼓励参与创新项目揭榜挂帅活动的企业、单位在浦东新区开展有关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实现积聚发展。同时,浦东新区应当采取措施,引进和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其在浦东新区参与创新项目揭榜挂帅活动。
根据《若干规定》,上海将在浦东新区设立创新项目揭榜挂帅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平台坚持非营利和公益性属性,按照专业化、社会化的运作要求委托专门机构运营,与有关企业、机构、产业基金和创投基金等开展合作,接受区科技经济部门监管。在服务平台上发布的创新项目应当面向全社会征集,聚焦重点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成果转化,上海政府部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创新项目可以在服务平台上公开发布,同时支持其他企业和社会组织在服务平台上发榜。
在项目申报方面,《规定》指出,不得以国籍、年龄、资历、学历和工作经历、单位属性等作为国内外人才和团队在浦东新区参与创新项目揭榜挂帅的资格条件。
此外,《若干规定》还进一步完善了激励措施和容错机制,明确支持浦东新区新型研发机构实行任务为导向的绩效评价管理模式;浦东新区应当按照支持创新、权责一致、尽职免责、失职追责的原则,探索建立符合创新项目特点的容错机制。
经济热点
上海立法促进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发展
10月28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促进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发展条例》,将于2022年11月1日起施行,旨在以更大力度的制度创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条例明确,上海设立商务区专项发展资金,由上海市和闵行、长宁、青浦、嘉定等四区两级财政予以保障,主要用于优化规划布局和区域功能,集聚高端产业和高端人才,完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生态环境和区域品质;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参与编制商务区内的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国土空间规划的落地实施,组织编制商务区内的专项规划。同时,商务区管委会将牵头定期发布“虹桥开放指数”,反映金融与贸易便利化程度、区域贸易活跃度等。
条例设“综合交通枢纽”专章,明确上海全面强化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核心功能,提升上海国际航空枢纽核心地位。建立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连通浦东国际机场和长三角全域的轨道交通体系,支持打造衔接轨交、扩大覆盖、联系周边的骨干公交。
上海港与连云港港合资设立平台公司深化合作
日前,上港集团与连云港港正式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备忘录、新设立公司合资协议。双方将以新设立的平台公司为纽带,加快两地两港业务融合发展。根据协议,双方将合资设立平台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此次合作旨在提升连云港港口物流服务水平,为腹地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物流服务和便捷的物流通道,促进连云港港集装箱事业实现一体化运营;同时,将助力上海港打开苏北物流新通道,开创南北港航物流新格局。
产业动向
上海市嘉定区年底率先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高快速路开放测试
从11月2日举行的2022全球城市论坛上获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正在上海市嘉定区实现除特殊区域外的全域开放,今年年底还将率先开展高快速路的开放测试,包括G1503上海绕城高速、G2京沪高速路段。
嘉定区正在构筑智慧交通高地,全区计划总共完成230.6公里开放道路车路协同环境建设,以及全息道路感知系统、路侧智能终端等一批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底前,嘉定区共将完成170多公里开放测试道路的车路协同环境建设,涉及208个路口智能感知系统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基于前期嘉定汽车城区域已完成的50多公里道路基础环境建设,还将新建50个全息路口,构建交通数据智能处理系统,为传统交通参与者、网联车和自动驾驶车提供应用场景支撑,同时运用全息感知技术对自动驾驶车辆和车路协同智能应用进行评测,打造双智协同发展的“中国样板”。
上海出台“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 明确十大重点工程
日前,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物(VOCs)、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3-N)四项主要污染物的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到1.3万吨、0.99万吨、1.63万吨和0.12万吨。
《方案》提出十大重点工程。一是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聚焦钢铁、石化化工、发电等重点行业,推进节能改造和污染物深度治理。推进新型基础设施能效提升。二是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聚焦低效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推动工业园区能源系统整体优化和污染综合整治。深化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设施共建共享、能源梯级利用、污水处理、循环再利用。三是城镇绿色节能改造工程。全面推进城镇绿色规划、绿色建设、绿色运行管理。建立建筑设计用能限额体系,推广应用超低能耗建筑。四是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完善充换电、港口岸电、加气站、加氢站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车辆原则上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积极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五是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推动农光互补、渔光互补,提升农业领域可再生能源利用。推动农作物秸秆和蔬菜废弃物多元化利用。六是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工程。采用能源费用托管等创新模式,持续推进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调适、节能和绿色化改造。提高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完善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七是重点区域污染物减排工程。深入实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和工业、农业面源、船舶等污染治理工程。八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继续实施重点企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施现役煤电“三改联动”改造,推动落后燃煤机组的等容量替代。九是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程。推进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工程,实施全过程污染物治理。十是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工程。推进污水二三级管网新建工程及污水泵站新建、改扩建工程,实现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统筹建设污水厂污泥、通沟污泥无害化处置工程设施,推进煤电基地污泥掺烧。
江苏省发布文旅人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日前,由江苏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文旅厅共同制定的《江苏省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5年)》正式发布,明确提出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选树一批德艺双馨名家名师,培养一批高层次拔尖人才,培育一批高素质青年骨干人才,形成一支门类更齐全、结构更优化、布局更合理、规模更壮大的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
行动计划提出,要重点培育名家名师、文旅高层次人才、青年骨干人才三个层次高水平人才。要统筹推进文化艺术人才、文旅产业人才、文博行业人才、文旅公共服务人才、文旅管理运营人才、乡村文旅人才等六大门类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实施青年精英人才培养、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文旅科技创新人才推进、文旅数字化骨干人才培养、新金陵画派青年人才培养、千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乡村旅游驻村辅导员、文物博物行业英才培养、文旅人才培训基地共建、行政管理人员能力提升等十项人才培育行动。
为督促行动计划落地落实,该省将建立人才项目运作绩效考核制度,持续进行绩效追踪,开展专项督查,及时了解人才项目进展情况。
政策举措
上海提出5大任务13项举措全面推进口岸数字化转型
近日,上海市商务委等九部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口岸数字化转型实施意见》,明确以服务企业为目标,推进智慧口岸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口岸服务治理生态圈,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慧口岸。
《意见》五方面主要任务13项举措。(一)加强口岸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打造智慧口岸数字底座。依托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智慧口岸数字底座。推进数据协调、简化和标准化工作,推进跨部门、跨系统、跨区域的数据交换共享和功能对接。二是提升多场景智能化处理能力。推进智能化算法模型和算力支撑,为政府部门提供协同监管,为贸易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三是夯实口岸智能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品质智慧港口、航道,推进码头自动化升级改造。建设集成物流、分拣和监管功能的航空智慧货站,积极打造智慧邮轮港。
(二)优化口岸数字化服务能力。一是构建一站式业务办理与服务平台。二是提升口岸数字化作业水平。加快多平台协同联动,提升海运电子提单应用率,推广电子化放箱、精准提箱。建设航空货运信息综合服务公共平台,推进货运信息集成。三是丰富口岸数字化服务模式。推动以数据为基础的精准服务,打造包括贸易企业、物流企业、金融机构、监管部门等在内的高可信度口岸数字化服务生态圈。
(三)提升口岸数字化监管水平。一是拓展口岸监管信息化应用范围。推广口岸智能审核、智慧机检、远程核查。推广船舶感知和监管信息在贸易环节的应用。二是构建基于数字化的协同监管体系。推进上海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等新一代数字化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探索基于大数据的区域内跨部门联合信用监管。三是提升口岸多维度预警研判能力。建设上海口岸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推进多部门共同开展口岸运行分析与联防联控。
(四)增强口岸区域辐射能级。一是推进长三角口岸通关一体化。深化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共建,探索长三角三省一市间数字化联合运营创新模式。二是提升跨区域口岸辐射能级。推动沿江重点口岸间货物便捷流转。推进水水中转、江海直达、海铁联运、中欧班列、空空中转等业务模式的数字化转型。
(五)打造国际互联互通合作新载体。一是深化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建设。二是建设国际互联互通合作新载体。探索推进与APEC、RCEP以及“一带一路”条件成熟的经济体开展物流、船舶可视化及贸易合规等试点,为企业提供“一次申报、全球通关”服务。
上海拟出台住房租赁条例 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
11月2日起至11月16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对《上海市住房租赁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条例(草案)》共7章65条,主要内容包括:(一)健全治理机制,形成共治共享的发展格局。一是明确市、区两级政府的职责;二是明确房屋管理部门是主管部门,并规定了其他相关部门职责;三是规定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职责;四是要求强化行业自律。
(二)规范租赁行为,平衡租赁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一是严格住房出租要求,明确出租住房应当遵守的规定,禁止群租;二是细化完善办理租赁登记备案的具体要求;三是明确出租人、承租人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同时,鼓励当事人订立长期租赁合同,建立稳定的租赁关系。
(三)加强市场主体管理,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一是加大对个人“二房东”监管力度;二是加强对房地产经纪机构和住房租赁企业的管理,包括建立备案制度、从业人员实名从业、规范房源信息发布、实行合同网签、资金监管要求等;三是对发布房源信息的网络信息平台经营者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四)突出民生保障,发挥保障性租赁住房作用。一是确立目标定位,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二是加强源头规划,明确编制专项规划以及重点布局要求;三是明确建设和管理要求,合理设置准入条件和退出机制、优化申请审核流程、完善配租使用规范、规范租金和租期。
(五)坚持服务监管并重,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一是明确建立健全全市统一的住房租赁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并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二是强化对承租人享受公共服务和便利的保障;三是建立租赁价格监测机制,稳定租金水平;四是明确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保障承租人和共同居住人的基本生活。
江苏出台文件推进“带押过户”降低二手房交易风险和成本
近日,江苏省自然资源厅会同该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省银保监局联合印发《关于在全省推行“带押过户”提升不动产登记与金融便民利企服务水平的通知》,该文件是全国首个省级自然资源部门联合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出台的“带押过户”规范性文件,将降低不动产交易风险和成本,为二手房交易市场注入新活力。
传统存量房交易过程中,若房屋贷款尚未结清,需卖方提前筹措资金还清贷款,解除原有抵押,才能办理过户手续,且因为交易流程较长,买卖双方交易风险相对较大。带押过户,指对存在抵押的不动产需要上市交易的,卖方可不需要先归还原有房贷就可以完成过户登记,买方可带抵押过户获取金融贷款。
《通知》提出,“带押过户”可应用于企业不动产转移、不良资产处置、房产司法拍卖等场景,并强调在加强不动产“带押过户”风险防控的基础上,不动产登记机构要与银行金融机构建立预警防控机制,提供多种保障交易资金安全方式,推动降低当事人交易成本。
安徽省省级政府公物仓获批全国创新试点建设
近日,安徽省省级政府公物仓获批通过,被列入全国公物仓创新试点建设。安徽创新采用单一线上“虚拟仓”运行模式,持续优化运行机制、规范业务流程,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实现跨地区、跨层级、大批量调配资产,取得较好成效。
一是在应用功能方面,瞄准“一个路径”,拓展公物仓管理适用范围。入仓资产类型上,将全部种类的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家具用具等纳入公物仓,逐步将房产、土地使用权等也列入其中,持续丰富入仓资产种类。调配方式上,明确公物仓资产不受地域、部门和层级限制,切实做到资源共享、物尽其用。
二是在平台建设方面,依托“一个系统”,提升智能信息化建设水平。场景展现实时化,入仓资产全部进入“公物仓广场”,提供在线浏览功能,便于查看对比筛选。业务流程线上化,通过系统平台进行流程化管理,资产调入单位和申请使用单位全程线上办理调配手续。管理方式精细化,搭建查询、统计等功能模块,动态掌握每件资产、每笔业务状态,提升公物仓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三是在运行流程方面,健全“一套机制”,推动闲置资产常态化清理。筑牢制度基础,构建“1+N”制度体系,在《安徽省省级政府公物仓管理暂行办法》基础上,结合开展低效闲置资产清理等工作,配套制定公物仓管理操作规程、系统操作流程等。提升管理水平,从资产配置源头入手,要求资产所在单位在资产信息系统中动态调整资产使用状态,及时标记闲置资产,同步推送公物仓平台,以供调配。
经验交流
上海首次试点地下垂直掘进建设智能机械停车库
10月28日,上海首个利用地下垂直掘进施工工艺建设的智能机械地下公共停车库在广延路开工建设,并有望在明年下半年建成和投入使用。
该公共停车场是上海首次试点超大直径竖井建设技术的停车场库,建成后可提供停车位304个,有效缓解困扰周边小区多年的停车矛盾。
该项目利用待建绿地的地下空间,采用装配式竖井垂直掘进技术,计划建设两座地下19层的智能机械停车库。单个竖井开挖直径为23.02米,深度约50.5米,地面占地面积仅为286平方米,极大提高了土地空间的复合利用率。
该车库地面共设置8个出入口,地下为钢结构停车层,运用托盘式搬运、停车,AGV自动存取车技术。建成投用后,市民可通过“上海停车”APP实现自助预约存取车服务功能,平均单车存取时间约90秒,满足高峰时段的存取车要求。
在“十四五”期间,该市停车行业将进一步探索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加强垂直掘进、自动搬运机器人等新型智能机械停车设施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升停车行业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服务能级,为广大市民提供停车服务。
上海正式上线“以图查房” 不动产登记又添便民新功能
上海正式上线“以图查房”,即日起,市民足不出户,就可在市政府“一网通办”平台上,使用“以图查房”便民功能来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
“以图查房”依托地图,融合了地图浏览和登记信息查询两大功能,实现了不动产登记看图可查,有效解决了市民因不掌握不动产具体坐落而无法查询登记信息的烦恼。
“以图查房”可查询的信息包括不动产的自然状况,是否存在共有情形,是否存在抵押登记、预告登记、异议登记或者查封登记情形。根据国家和该市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相关规定,还可以查询到房屋用途类型为非住宅,且权利人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的不动产权利人信息及相关宗地图、房屋平面图等。
江苏三方面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
江苏省人社厅11月2日发布消息,从11月10日至2023年1月31日,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2022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秋季系列活动。活动主要服务2023届高校毕业生。
一是抓住秋季求职招聘关键期,线上充分利用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提供常态化、不间断的线上特色服务,各设区市将至少举办一场不少于50家本地用人单位参与的本地线上招聘活动,积极引入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增加岗位供给;重点发动本地国企、事业单位、上市公司、头部企业、瞪羚、小巨人等优质用人单位,提升岗位质量。线下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进校园系列活动。各设区市将至少举办一场本地线下招聘活动。结合本地产业特点和高校毕业生数量、专业分布,有针对性地组织行业化、小型化、专业化、定制化的赴外引才活动。
二是积极开展校地对接。人社部门将通过就业小分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进校园,与重点、专业对口高校开展小型化校地对接活动,加大岗位信息、地方人才政策宣传推介,吸引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留苏来苏就业创业。
三是加大见习对接服务力度。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为契机,持续摸清2022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意愿,为符合见习条件人员提供针对性服务。
江苏发布口袋公园建设指南
江苏省住建厅近日组织编制《江苏省口袋公园建设指南(试行·2022)》,提高口袋公园建设的科学性、规范性、特色性。
《指南》明确,口袋公园具有选址灵活、形式多样、实用便民等特点,面积一般小于1万平方米。按规模大小可分微型、小型、中型、大型四级,按区位可分居住社区型、商业商务型、交通型、公共服务设施型四类。口袋公园主要在6类地块建设:长期未使用的闲置地块、废弃空间;建筑物、构筑物拆除后腾退的小微地块;围墙之间、建筑之间、场地之间等狭小、曲折的不规则用地;使用率低的小微绿地、道桥边角空间、桥下空间等消极场地;道路绿化带等封闭的观赏型绿地;使用率较低的小广场、单调低活力的人行空间等场地。
《指南》从功能安排、设施设置、植物配置、地面铺装、周边衔接5个方面强化,口袋公园设计需满足“整体协调、功能分区、适老宜幼、文化特色”的基本要求,从健身活动、适老活动、儿童活动、休闲游憩、停车、便民服务等10种功能中选择合理组合。
域外动态
山东出台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办法
近日,山东省发改委印发《山东省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办法》,明确了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的评价频次、指标体系和评价等级。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原则上每季度进行一次,指标体系设置加分项10个、减分项14个,将各类信用主体划分为诚信守法、轻微失信、一般失信、严重失信四类,并进一步细分为七个信用等级。诚信守法类信用主体包括A+级、A级,轻微失信类信用主体为B级,一般失信类信用主体包括C、C-级,严重失信类信用主体包括D级、D-级。
在结果应用方面,《办法》明确评价结果查询途径和共享方式,提出各级各部门要强化评价结果应用,鼓励开展公共信用综合评价、行业信用评价和市场信用评价相结合的综合信用评价。为保障信息安全和主体合法权益,《办法》还提出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异议处理、信用修复等机制。
山东明确从四个方面持续推动工业设计发展
从10月28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下一步,该省将从四个方面持续推动工业设计发展。
一是提升平台创新能级,推动产业生态创新。高标准建设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加快省内布局,培育建设不同领域的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紧盯工业母机、高端装备、前沿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强研究院基础研究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形成建设功能完备、系统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支持产业链“链主”建设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牵头组建行业性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加快构建区域协同发展的设计生态。
二是强化企业能力提升,加快塑成竞争优势。推动工业设计服务链条延伸,将设计融入品牌规划、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全周期,以“产品设计”为核心,推动关联行业联动、上下游协调发展的全产业链水平提升。发挥工业设计的统筹整合作用,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推行绿色低碳设计,塑造企业竞争力新优势。建立和完善设计中心梯次培育体系,鼓励设计企业专业化发展。持续开展“工业设计进百企”系列活动,引导中小企业重视设计创新,强化市场主体设计创新能力。
三是突出“四化”引领,着力打造新增长极。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目标,突出做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虚拟现实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工业设计与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的融合互动。组织开展工业设计交流培训活动,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技能人才工业设计理念,积极适应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要求。深入开展工业设计赋能产业链对接活动,提升工业设计在创意造型、模具设计、样机制作、原型工场建设等产业链关键环节供给能力。
四是深入推动交流合作,积极构建产业生态。依托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等国家级宣传展示平台,唱响工业设计山东品牌。打造提升“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指导市级大赛山东省覆盖。进一步优化环境、健全服务、完善政策保障,支持省内外高端设计人才、机构在山东省拓展合作领域。
山东打造综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服务载体 最高700万补助支持
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财政厅印发《关于组织实施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的通知》。通知提出,2022—2025年,山东省每年重点支持建设5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含新建和已建)和5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引领带动各地、有关行业企业建设各级各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按照“工学一体、产训结合、引领示范、高质量发展”原则,打造集技能培训、技能评价、技能竞赛、技能交流、工匠精神传播等为一体的综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服务载体,基本形成覆盖重点产业行业和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和技能推广网络。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获300万-700万元补助支持,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可获10万—30万元补助支持。2022—2025年新建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建设期一般不超过2年,并建立项目绩效管理机制。项目建设期满进行项目验收和绩效评价。
山东出台工程建设项目远程异地评标管理办法 四类项目优先采用
近日,山东省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工程建设项目远程异地评标管理办法》,以规范远程异地评标组织管理、评标组织、应急管理、监督管理等为重点,对工程建设项目远程异地评标工作等进行了规范。
《办法》明确了工程建设项目远程异地评标适用范围,规定四类工程建设项目优先采用远程异地评标,包括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中,工程总承包、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20000万元以上的施工类项目,设备、材料等单项合同估算价5000万元以上的采购类项目,工程勘察、工程设计、监理服务、全过程工程咨询单项合同估算价1000万元以上的服务类项目;列入省政府或设区的市政府重大项目名单的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概算总投资20000万元以上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施工、主要设备材料、勘察、设计、监理、全过程工程咨询的采购;招标人自愿采取远程异地评标的项目。
同时,在评标组织方面,《办法》明确了工程建设项目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场地保障要求,该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制定全省远程异地评标数据交互标准和场地设施标准,建设管理远程异地评标协调系统,各市按照标准要求做好系统对接和配备场所设施。
此外,《办法》还明确了工程建设项目远程异地评标项目监督管理责任,规定工程建设项目远程异地评标的行政监管、投诉处理等工作由项目主场相关行政监督部门负责,主、副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应当按照相关行政监督部门要求,做好电子交易系统与电子监管系统对接工作,协助做好相关投诉处理。
广东出台数字政府基础能力均衡化发展实施方案 提出多项创新举措
日前,广东省正式印发《广东省数字政府基础能力均衡化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诸多创新举措。
一是首次提出将结合广东省深化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全面对口帮扶工作,探索建立健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对口帮扶机制,在人才、技术、项目、产业、资源等方面,重点支持粤东西北地区夯实数字政府基础支撑能力。二是是推行各地市场主体“省内迁移通办”,整合迁移登记环节,实现迁入地“一地申办,一次办理”,解决企业跨区、跨市迁移“多地跑”“折返跑”等痛点堵点问题。三是是依托“粤商通”一站式服务能力,探索建设全省招商数据库,搭建全产业、可视化、智慧化的招商引资信息平台,构建招商引资资源“一张图”,方便各地投资者“按图索骥”。四是是优化完善省市场主体诉求响应平台,推动市场主体诉求实行全流程闭环管理,及时响应企业诉求,精准助企纾困。五是加强“一地创新,各地复用”,搭建数字政府应用超市,充分利用各级政府数字政府建设应用成果,提升数字政府建设效能,促进数字政府建设产业发展。
同时,与上一轮对14个欠发达地市的支持政策相比,《实施方案》支持领域和措施更加全面、具体。一是基础设施方面,包括提升政务云平台和数据“一网共享”平台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推动省市县镇村五级政务网络全覆盖;二是公共应用支撑方面,包括强化省统一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等公共平台支撑能力,支持各地市政务应用创新;三是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方面,包括深化“跨域通办”,强化“粤系列”平台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政务服务大厅、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水平等;四是区域治理“一网统管”方面,包括搭建“一网统管”基础平台,构建市域、县域数字治理体系等。
广州开出“法治良方”助企纾困
近日,广州市司法局出台《关于强化助企纾困和经济稳增长法治服务保障的若干措施》,提出4个方面20条举措,为助企纾困开出“法治良方”。
一是健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供给,加强涉企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建设,积极听取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建立涉企规范性文件绿色审查通道,重点审查有无违法增设市场准入和退出条件、限制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减损企业权利或者增加企业义务等方面的内容。在服务涉企重大行政决策方面,组织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对本级政府有关助企纾困、稳增长、稳外贸、保就业等重大决策事项、重要行政措施开展法律论证,加强前瞻性研究。
二是规范保障安心经营的行政执法,深入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大力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探索执法“观察期”制度,推广应用非现场执法系统,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不必要的干扰。全面提升涉企执法水平,指导、推动各级执法部门在行政执法中创新、细化、规范运用非强制性监管手段,大力整治涉企执法突出问题。切实化解涉企行政争议,推动实现行政复议案件在线办理、在线审批,对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实行简案快办、繁案精办。
三是优化激发市场活力的公共法律服务,开通涉企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充分发挥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作用,持续加强涉企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常态化推进企业“法治体检”活动,积极助力企业合规建设。提升涉企公证服务质效,开展公证“双减+双提+双推”活动,鼓励公证机构开通企业服务绿色通道。提高涉企鉴定服务水平,全面推行电子司法鉴定意见书,鼓励司法鉴定机构对涉企司法鉴定委托,优先受理,快速办理。深化“法援惠民生”品牌活动,深入开展法律援助申请“市域通办”,在市法律援助基金会设立创新创业青年公益法律服务项目,为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青年提供资助服务。
四是营造助力暖企惠企的法治环境,鼓励法律服务机构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和重点企业,减免或者缓收相关费用。指导法律服务行业协会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为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工作者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减轻负担。
财政部:支持深圳在全国税制改革中先行先试
10月31日,财政部发布《关于支持深圳探索创新财政政策体系与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支持深圳在全国税制改革中先行先试。
《实施意见》提出,一是支持深圳探索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的财政政策体系。强化民生财政投入保障。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深圳保障性住房筹集建设的补助,加大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对深圳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老旧小区改造的支持力度,推动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鼓励深圳在全域范围内,推行以污染物总量、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等减污降碳指标为基础的奖惩试点。
二是支持深圳探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鼓励深圳通过财政资金、市场化经营收入等多元化方式,支持重大科技公共基础设施运营。鼓励国家级基金按照市场化原则在深圳布局、投资。支持深圳加强财政金融联动,综合运用融资担保、市场化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源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鼓励深圳探索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资本金、投融资、建设运营模式改革。支持深圳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引导境外高端消费回流。
三是支持深圳加快建立与先行示范区相适应的现代财税体制。支持深圳在全国税制改革中先行先试,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税收改革工作和研究课题,努力为全国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经验。研究符合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定位的税收政策。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对深圳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给予积极支持。支持深圳继续赴境外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探索建立政府偿债备付金制度,防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兑付风险。
进入测试
进入投票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附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