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每周要讯2022(26)
2022-07-29
长三角每周要讯
2022年第26期 总277期
浙江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 2022年7月29日
目 录
科创聚焦
浦东启动引领区产业发展基金. 3
经济热点
上海开启 “益沪企星计划”促进信息消费. 4
上海首个数字广告园区预计年内开园. 5
江苏出台12条举措推动外贸保稳提质. 5
产业动向
上海明确五方面支持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7
上海拟设“7+1”温室气体监测站. 7
全国首个基于用户感知的5G网络测试标准在上海亮相. 8
政策举措
江苏正式印发省属国资“十四五”发展“1+N”规划体系. 9
江苏立法保障长江船舶污染防治 从船到岸全链条规范. 11
安徽公安机关再推19项便民利企措施助解“急难愁盼”. 12
安徽发布创业安徽行动方案 提出六方面22条具体举措. 13
经验交流
上海发布相关政策措施,支持个体工商户自主歇业. 15
上海对来沪返沪人员随申码将分类加强动态管理. 15
上海启动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 16
江苏拟立法率先提出建立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 17
安徽新规严查环境监测造假行为. 17
域外动态
广东在全国率先探索地方菜立法. 19
深圳生物医药产业核心技术攻关最高可获3亿元资助. 20
深圳出台全国首个行政复议服务标准. 21
福建建立健全科技计划项目攻关机制. 22
重庆启动“雨露计划+” 助力脱贫家庭子女高质量就业. 23
科创聚焦
浦东启动引领区产业发展基金
日前,浦东引领区产业发展基金正式启动。这是《引领区意见》发布以来,浦东新区出资设立的第一只母基金。该基金旨在引导优质资本、项目、技术、人才集聚,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引领区建设,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高水平循环,构建产业发展新优势。
该基金将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功能平台、投资促进四大功能,建立涵盖“募、投、管、退”全方位的基金闭环体系。一是在募资方面,首期由浦东新区出资50亿元。各大金融机构、央企、地方国企、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也在筹备过程中踊跃参与,预计可撬动超过1000亿元社会资本参与引领区建设。二是投资方面,引领区产业发展基金将采取投资项目和投资基金相结合方式,一方面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重大功能项目由政府全额出资;另一方面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依托专业团队投资市场化项目和子基金,既注重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投资,也注重投早投小,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三是管理方面,引领区产业发展基金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专业高效”的原则,对内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强化规范管理、提高投资效率;对外采取“揭榜挂帅”“赛马机制”,遴选专业化市场化管理人。四是退出方面,引领区产业发展基金依托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股权份额转让平台、S基金等新机制,进一步拓宽退出渠道。
经济热点
上海开启 “益沪企星计划”促进信息消费
7月26日,上海信息消费节开幕式上正式开启 “益沪企星计划”。本次计划凝聚社会资源,通过推出系列专项举措,赋能上海企业高质量发展。活动累计优惠补贴近70亿元,预计将帮助超过10000家企业。
“益沪企星计划”共包含四方面行动,一是由各大保险公司与振华重工、上海复旦软件园等共同发起网络安全保险新产品的“科金共生新计划”;二是由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协会、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联合发起的以数字产品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精准赋能”的“工赋软件精选101”行动;三是组织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优刻得、三大运营商等云网企业,发布降低本市企业上云上平台成本的“云网赋能行动”;四是以及由美团、支付宝、拼多多、得物、商米等头部平台企业共同参与、以数字技术普惠赋能线下中小微企业、降本增效、挖掘消费新场景的“平台赋能行动”。
同时,信息消费节期间,将设立CEO直播带货、企业专享直播季、百亿促消费超体验等活动,联动沪上数字经济企业,共同探索消费新场景,发掘市场新潜力。一方面由上海市级行业协会代表与企业CEO联袂为上海信息消费品牌直播带货,为企业和市民展现上海的服务温度、首发首秀的产品热度、促销折扣的海量幅度。另一方面,三大运营商、商米、米哈游、达达集团、得物、珍岛、优刻得、喜马拉雅、拼多多、小红书、哔哩哔哩、声网等信息消费企业将在活动期间组织开展提速降费和包括智能终端、本地生活、云网服务、办公软件、在线教育、在线文娱等各类产品服务的大促活动。
上海首个数字广告园区预计年内开园
7月27日,上海宣布全市首个数字广告园区落址该市普陀区真如副中心核心区域,预计将于年内正式开园。
上海市数字广告试点园区以打造数字广告科技研发前沿地、创意创新输出地、产业全链集聚地、内外循环联动地为目标,围绕人才汇聚、行业交流、龙头入驻、智库发布四个维度,集展览展示、直播路演、奖项发布、金融服务、协会入驻、行业指导、共享办公等功能于一体。
江苏出台12条举措推动外贸保稳提质
江苏近日出台《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若干措施》,从推动外贸领域保通保畅、帮助外贸企业抓订单拓市场、稳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等4方面提出12条具体举措。
其中,推动外贸领域保通保畅方面,推出全力服务保障外经贸企业生产经营、大力促进外贸物流畅通两项措施。针对重点外经贸企业强化“一企一策”服务,推动复工企业尽快达产满产,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全面取消对来自低风险地区货运车辆的防疫通行限制,着力提升全省港口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全力保障货运物流运输通畅。
在帮助外贸企业抓订单拓市场方面,支持企业线下线上结合开拓国际市场、扩大二手车出口业务、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提升市场采购贸易发展水平。
在稳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方面,加强进口促进载体平台建设、支持保税维修及再制造业务。
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方面,扩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加大产业链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承保力度,力争全年产业链承保规模达400亿美元。对符合国家级“专精特新”等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在原有出口信用保险费率基础上,实施不低于10%的阶段性降费。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对保单融资的增信作用,力争今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保单融资增信规模不低于270亿元。力争今年全省参与外汇套保避险的企业不少于1万家,其中,中小微外贸企业不少于8000家,首次办理外汇套保的企业不少于3000家。
产业动向
上海明确五方面支持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7月28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并指出,要以临港新片区为突破点,加快打造氢能产业发展高地。一是要发挥国家战略优势,深化集成创新,推动更多制度、技术、产业、应用场景在临港集聚发展,以点带面带动全市氢能产业发展。二是要发挥产业先发优势,提升综合实力,坚持问题导向,加快补齐短板,构筑全产业链综合优势。三是要发挥科创中心优势,加强技术攻关,争取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材料和零部件技术研发上取得更多成果。四是要发挥产业生态优势,营造良好环境,深化产学研协同,加强资源整合,形成创新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全链条支撑。五是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安全为先,完善安全监管制度和标准规范,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创新审批管理,释放产业活力。
上海拟设“7+1”温室气体监测站
日前从上海生态环境部门获悉,上海正在全力推进碳监测试点工作,计划建立基于包括固定站点、无人机监测、卫星遥感在内的多源温室气体监测体系,为长期跟踪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该市碳监测试点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开展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推进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构建高分辨率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探索开展碳排放核算校验体系。该市已初步确定7个温室气体监测站:嘉定外冈、宝山杨行、静安国媒、青浦金泽、松江车墩、浦东张江、奉贤海湾;1个温室气体背景监测站,位于崇明东滩。
全国首个基于用户感知的5G网络测试标准在上海亮相
7月20日,全国首个基于用户感知的5G网络测试标准——《基于用户感知的5G网络质量测试方法》在上海亮相,首次从终端用户感知视角提出了5G网络测试指标体系。
《基于用户感知的5G网络质量测试方法》根据5G网络的技术特点,分为覆盖、连接、速率、时延、体验五大类别,并对每项指标的测试方法、测试步骤和指标计算等进行了规定。该标准的正式实施对完善该市5G网络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是建标准立依据,促进数字底座建设;二是补空白促统一,推动产业生态发展;三是强质量推应用,提升城市软实力。该标准的发布,将加速发挥5G对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作用、为该市打造国内领先的5G创新应用示范注入新动能。
政策举措
江苏正式印发省属国资“十四五”发展“1+N”规划体系
日前,《江苏省省属国资“十四五”发展“1+N”规划体系》正式印发,《规划》由1个总体规划和12个具体实施方案构成,基本实现省属企业主要业务和重点工作全覆盖,从不同方面对省属国资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引领和支撑保障作用作出部署,从而指导省属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国资监管工作有效推进。
12个具体的实施方案具体为:一是综合交通战略支撑推进计划实施方案,充分发挥省属国资对全省综合交通的战略支撑作用,更大力度补短板、强枢纽、调结构、惠民生,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服务等现代化水平。二是能源资源粮食安全保障计划实施方案,充分发挥省属国资对全省能源资源粮食的安全保障主力军作用,增强安全保障能力,构建更高质量、更加自主可控的安全保障体系。三是传统优势产业做精做优计划实施方案,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动国内外贸易、酒店、建筑工程等省属国资传统优势产业做精做优。四是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培育发展计划实施方案,加强省属国资对前瞻性战略性产业的有效投入,重点布局节能环保、医药、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五是科技创新重点突破计划实施方案,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建设一批重大创新基地和平台,取得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六是数字经济提升发展计划实施方案,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七是存量资源优化整合计划实施方案,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相结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八是上市公司扩面提质计划实施方案,坚持存量与增量并重。积极培育上市后备资源,推动优质企业上市发展,推动优质资产向上市公司集中。加强上市公司规范治理,提高上市公司资本运作水平,提升上市公司价值,推动上市公司做强做优做大。九是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计划实施方案,坚持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因企施策,对照一流企业、行业先进企业找差距,有针对性地采取务实管用的工作措施,基本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十是市场化经营机制持续完善计划实施方案,着眼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推进企业内部经营机制转换与创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十一是央企对接合作发展计划实施方案,围绕该省“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布局,加强与央企对接合作,以项目投资、资产重组、产权合作为主要形式,促进央企在该省扩大投资。十二是人才支撑引领计划实施方案,紧紧围绕全省发展大局和企业发展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人才队伍。
江苏立法保障长江船舶污染防治 从船到岸全链条规范
7月27日,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了《江苏省长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草案)》。该条例从船到岸进行全链条规范,将为长江江苏段船舶污染防治提供针对性法治保障。
一是草案围绕船舶水污染物从收集、转运、处置到船舶锚泊、作业、过境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港口、码头、装卸站、水上服务区、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单位等主体的防治责任,细化了污染物收集、接收转运和处置各环节的防治要求,明确不符合排放控制标准的船舶污染物应当分类收集、交岸处置,禁止船舶污水直排。明确禁止船舶洗舱水、含油类污染物在水上以过驳方式二次转运。
二是条例草案强化了船舶扬尘和有毒有害气体的污染防治,要求船舶运输散发有毒有害气体或者粉尘物质等货物要采取封闭或其他防护措施,禁止载运易散发有毒有害气体的危险货物的船舶开舱通风。明确船舶不得排放明显可见的黑烟,且应加强主机、辅机设备维修保养,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和省大气污染防治的规定。
三是条例草案明确了接收转运处置各环节的监管职责,并注重推动信息手段在监管中的应用,要求船舶污染物送交、接收、转运和处置全过程使用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实行联单闭环管理,并明确信息系统产生的电子接收单证可替代纸质污染物接收单证。
安徽公安机关再推19项便民利企措施助解“急难愁盼”
日前从安徽省公安厅获悉,安徽省公安机关在全面落实2021年便民利企22项举措基础上,再次推出19项便民利企措施,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这些便民利企措施包括:一是创新服务机制1项,建立便民服务事项“办不成”反映和解决机制;二是优化行政审批程序3项,实施境外建设项目企业“绿名单”制度,委托营业性爆破作业单位许可现场评审,压缩民用枪支、弹药配购许可审批时限;三是简便办证服务手续5项,全面推行保安员证“即到即考即发”、优化居住证办理程序、优化长三角区域新生儿入户办理模式、压缩新办企业公章刻制时间、推行便利车辆登记和驾考领证新措施;四是降低行政收费1项,降低我省驾驶人考试费,严格执行新的驾驶人考试收费标准;五是严格规范执法3项,整治违规“查封、扣押、冻结”、开展涉经济犯罪“挂案”专项清理、推广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网上快处工作;六是优化治安环境6项,推深做实“一企一警”对接联系服务、强化企业外部治安防范、依法打击侵犯企业知识产权犯罪、深化毒品犯罪打击整治、严打涉企黑恶违法犯罪、助力企业避险挽损。
安徽发布创业安徽行动方案 提出六方面22条具体举措
安徽省日前发布《创业安徽行动方案》,从六个方面提出22条具体举措。
一是聚焦四个重点领域,突出高端产业引领。聚焦高科技领域,积极引进高精尖创业团队;瞄准产业链短板领域,引导支持创业者围绕产业链锻长补短开展创业;突出“四新”经济领域,促进新的经济形态和模式不断涌现;关注大众创业领域,使每名创业者都有施展身手的舞台。
二是培育四类创业主体,扶持创业重点群体。对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各市天使基金投资支持基础上,省级统筹基金资金给予支持;鼓励科研人员在皖兼职或离岗创业,赋予高校院所横向项目结余经费分配自主权;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业,给予创业补贴、税收减免等支持;鼓励返乡人员创业,给予购置设备、租赁厂房、吸纳就业等补助。
三是搭建四大创业平台,提供全周期集成服务。建设高水平创业孵化平台,高质量打造“科大硅谷”等引领型创新创业平台,设立离岸科技企业孵化器;开辟大众创业孵化空间,政府投资开发创业载体应安排30%左右的场地,免费提供给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支持龙头企业创办专业孵化器,支持社会资本建设民营孵化基地;用好优质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各市评选“产品+应用场景”解决方案。
四是完善四位一体培训体系,阶梯式培育创业主体。培育引进创业教育服务机构,认定省级创业研究院;丰富创业培训形式,实施“创业安徽训练营工程”;举办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业安徽系列大赛;辅导企业加速成长,实施企业加速成长“千里马计划”,梯度培育高成长企业。
五是强化三种金融支持,畅通多元创业融资渠道。设立天使基金群,支持各地建立天使投资风险补偿机制;引入风投创投机构,创新举办“黄山—企投家年会”;畅通多元融资渠道,鼓励银行投贷联动支持创业,建好用好“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推进创业担保贷款线上办理,鼓励企业上市融资。
六是营造三维创业生态,感召天下英才聚皖创业。优化创业服务,依托“皖事通办”平台设置创业安徽板块,举办创业安徽建设专题研修班;组织多元创业活动,举办“周六创业课”,组织“双创”活动周,成立创业服务协会,遴选“创业安徽之星”;创建一批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开展“头部+生态”的产业标签建设和服务。
经验交流
上海发布相关政策措施,支持个体工商户自主歇业
日前,上海印发《上海市扶持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政策措施》提出,对于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原因造成经营困难的个体工商户,可以自主决定在一定时期内歇业;决定歇业的,应当办理歇业备案。已办理歇业登记的个体工商户由登记机关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歇业期限、法律文书送达地址等信息。
此外,个体工商户作为用人单位吸纳在该市登记失业3个月及以上人员或该市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2000元/人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上海对来沪返沪人员随申码将分类加强动态管理
即日起,上海市将对来沪返沪人员以“随申码”提示方式加强动态管理。
“随申码”提示主要分两种类型:一是已注册“随申办”但人不在上海的用户,打开“随申码”时出现的展码提示,建议当前不在沪且有7天内国内中高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暂缓来沪返沪,确需来沪返沪的请在到沪12小时内向所在社区、单位或所住宾馆,及时告知情况。此类“随申码”展码提示每日出现一次,点击“我已知晓”即可取消,不影响市民使用“随申码”。
二是7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区旅居史的在沪人员,打开“随申码”时会出现暂缓展码提示,提示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高风险区人员落实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和5次核酸检测,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风险区人员落实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和3次核酸检测。此类“随申码”暂缓展码提示不能取消。
上海启动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
日前,2022年上海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正式启动。本次提升月的活动主题为“数字赋能,全民共享”,将以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线上平台与线下渠道、集中开展与持续推动相结合等方式逐步展开。
活动将历时一个月,开展数字学习周、数字生活周、数字工作周、数字创新周4个主题周系列活动,面向不同群体,丰富活动形式,力求精准满足广大群众数字学习需求,提升数字工作、生活体验,激发各行业数字创新意识与能力,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重点活动包括举办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高峰论坛,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科普漫画大赛,“长者数字生活工作坊”试点,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园区“四进”活动等。该市各区也将结合本区实际,在提升月期间开展相关特色活动。
江苏拟立法率先提出建立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
7月26日,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听取了江苏省政府关于《江苏省医疗保障条例(草案)》的说明。
《条例(草案)》首次明确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筹资机制和功能定位,要求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者服务保障。同时,为减轻罕见病患者家庭的负担,《条例(草案)》率先提出建立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并明确罕见病用药保障资金纳入省财政社保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独立核算。此外,《条例(草案)》要求统一全省待遇享受等待期不超过两个月,并对异地就医住院、门诊直接结算制度进行了优化。
安徽新规严查环境监测造假行为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近日联合印发《安徽省环境监测机构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调查处理办法》,规范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查处程序。
《办法》明确,一是生态环境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可根据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开展联合监督检查,也可根据管理需要各自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上级交办、信访举报及日常管理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应及时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二是开展联合监督检查时,一般应成立联合检查组,检查组成员应包含生态环境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行政执法人员以及技术专家等,其中行政执法人员应不少于2名。现场监督检查发现涉嫌存在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应及时固定证据,按职能由属地生态环境部门或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启动立案程序,依法依规对监测机构存在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予以处理处罚,涉及其他相关部门职责的,应当依法依规通报和移送相关部门。三是生态环境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将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完善智慧监管。两部门强化信用信息公示和运用,将依法处罚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机构和个人信息向社会公开,并依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同时将企业违法信息依法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促进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行业自律的长效监管机制。四是由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弄虚作假行为的调查处理。
域外动态
广东在全国率先探索地方菜立法
7月27日,《广东省粤菜发展促进条例(草案)》提交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初审,拟将该省推进“粤菜师傅”工程中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上升固化为法规条文,并规范解决粤菜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全国率先就推动地方菜发展探索立法。
条例着重从“产业、人才、文化”三方面作出规定并补充细化多项措施,力促粤菜发展,更好服务就业创业、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一是条例拟规定政府及有关部门在产业发展各环节的职责,包括推动粤菜特色集聚区建设、加强发展餐饮领军企业、统筹规划粤菜美食与文化旅游发展、培育预制菜知名品牌和示范企业等,为粤菜产业有序发展提供更清晰的指引。二是条例在人才培养方面拟提出加强多层次培训、支持符合条件的“粤菜师傅”接受高等学历教育、推进职业技能等级与职称衔接、组织星级“粤菜师傅”评选活动等,以弥补粤菜产业高端人才供给不足的短板。三是条例的诸多条款注重弘扬粤菜文化,拟明确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老字号保护传承方面主动作为。其中规定加强地方传统特色小吃挖掘保护、运用先进技术改良创新制作技艺、做好地方老字号认定工作、建设粤菜主题博物馆等,更好地保护“舌尖上的乡愁”。
深圳生物医药产业核心技术攻关最高可获3亿元资助
7月26日,深圳市发改委发布《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重点支持化学创新药、包括细胞治疗药物、基因治疗药物、基因检测设备、生物安全防护、新型血液制剂和新型疫苗等在内的高端生物制品、全新结果蛋白及多肽药物、儿童用药、罕见病药物、个性化治疗技术、生物酶技术、全新剂型及高端制剂技术、现代中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制剂、先进制药设备以及数字化医疗等领域。对技术含量高、应用前景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产品和平台项目,以及在应急处置和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企业,在资金扶持、用地用房、人才奖励、注册审批、政府服务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
文件鼓励谋划市级药物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支持相关单位整合优势研究力量,建设若干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研究机构。继续布局若干批市级科技和产业重大专项,对有望解决重大临床需求与市场需求,进行新靶标、新位点、新机制、新原理等生物医药前沿领域高水平基础研究的,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的全额资助;对新靶点化学药、抗体药物、基因药物、细胞产品、微生物治疗、细菌治疗、多肽药物、噬菌体药物及酶工程等“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产业项目,按照项目总投资40%分阶段给予资助,最高不超过3亿元。
深圳出台全国首个行政复议服务标准
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批准发布全国首个行政复议领域地方标准——《行政复议服务保障规范》。
该《规范》划分为案件办理、文书撰写制作、案件管理、人员管理及硬件设施等四个部分,形成的四个指导行政复议服务工作的“子标准”。其中, 《行政复议服务保障规范 第1部分:案件办理》明确了行政复议案件办理的术语和定义,以及案件受理、案件审理、文书送达、复议决定抄告、文书公开、案卷归档、指导与监督等各环节的要求;《行政复议服务保障规范 第2部分:文书撰写制作》规定了行政复议文书的分类、基本要求,决定类、通知类、函件类文书和其他文书等的结构、撰写要求及范式;《行政复议服务保障规范 第3部分:案件管理》规定了行政复议案件管理的总体要求、案号管理、案由管理、案卷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行政复议服务保障规范 第4部分:人员管理及硬件设施》载明了行政复议服务工作的人员管理、硬件设施以及信息化建设等要求。
该《规范》的出台,标志着深圳通过标准化建设构建统一、科学的行政复议运作机制,在行政复议服务上实现“四统一”:统一办案程序、统一文书格式、统一案件管理、统一服务保障配置。
福建建立健全科技计划项目攻关机制
日前,福建省科技厅下发《进一步建立健全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揭榜挂帅”“赛马”攻关机制的若干措施(试行)》,鼓励具有较强技术研发实力和良好科研业绩的省内外企事业单位牵头或参与竞争揭榜。
省级科技计划“揭榜挂帅”项目分为重大技术攻关项目、成果转化项目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由具备较强科研实力的省内外企事业单位单独或组建创新联合体揭榜。一是“揭榜挂帅”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着眼该省重点产业亟需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由省内龙头、骨干企业,或由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企业提出技术需求,通过“揭榜挂帅”组织全国科研力量进行攻关,项目分为重大专项专题项目和引导性项目两类,资助额度200万元~800万元。二是 “揭榜挂帅”成果转化项目将推动全国范围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国家级创新平台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成熟科技成果,由省内有成果需求的企业揭榜,在该省落地转化。项目按不超过企业对该项目实际支付技术交易费用的50%给予补助,最高补助额度不超过500万元。三是“揭榜挂帅”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将围绕我省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引进省外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揭榜,承担建设行业中试熟化、测试认证等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最高资助额度不超过800万元。
根据《若干措施》, 对“揭榜挂帅”重大技术攻关项目,针对同一个项目任务,有多家优势单位、存在多种技术路线可能的,启动“赛马制”竞争;对两个及以上的项目同时予以立项,实施平行资助。根据阶段性考核情况,再重点聚焦、优中选优或联合推进。同时,实行首席专家“挂帅”负责制,并对“揭榜挂帅”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关键节点开展阶段性考核,还将引入项目立项“军令状”制,揭榜方与发榜方、相关责任方签订“军令状”,确认各方责任。
重庆启动“雨露计划+” 助力脱贫家庭子女高质量就业
7月26日,重庆市乡村振兴局、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启动“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
该市将以雨露计划为基础,以校企合作为重点,以多方参与为平台,全面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组织引导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入读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提升技能素质,帮助雨露计划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一是该市各区县将建好学生入读职业院校意愿、雨露计划在读学生情况、毕业生就业情况三个清单,做到动态调整、动态管理;二是抓好各项政策落实做到应学尽学、应补尽补、应纳尽纳“三个全覆盖”;三是开展定制帮扶鼓励企业联合职业院校举办定制班、定向班等职业规划定制服务,畅通“雨露计划+”毕业学生从“校门”到“厂门”的绿色通道;四是该市各区县还将用好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万企兴万村”行动等机制,助力校企合作,发挥优质院校和龙头企业资源优势,共同开展在岗技能提升、人才培养等服务,持续提升雨露计划学生技能水平和发展空间。
进入测试
进入投票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附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