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实践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微更新、微干预、微治理”
2017-08-18
上海市徐汇区政府近日发布消息,实践“微更新、微干预、微治理”法则,对上海中心城区规模最大的代表性区域——衡山路-复兴路风貌保护区进行生态修复、城区修补和管理修正。主要围绕城区生态、城区形态和城区管理三个主要方面,做好风貌保护的“加减法”。
加法主要加在管理上。目前正在强化日常管理,建立风貌区优秀历史建筑“一幢一册”基础信息库,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推进网格化管理,实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快速发现和快速处置,综合运用信用、巡查、执法等方式和手段,形成统筹协调的联动平台。
减法主要用于“减过度的建筑容量、减超负荷的使用密度、减过度商业”,努力打造具有海派特色的慢生活街区,使建筑可以阅读、街区可以漫步、城区具有温度。以便民利民为前提,结合风貌道路的整治,同步跟进业态的调整,对不符合风貌区定位的业态进行合理的置换和疏导。
进入测试
进入投票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附件五: